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后来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菊花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冲泡菊花的水
煮沸的井水
(弱碱性)
煮沸的纯净水中滴白醋(弱酸性)
煮沸的纯净水
(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变色情况
变浅绿色
变浅绿色
几乎不变色
 
试分析,实验前该同学建立的假设是    
(2)该同学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有关,他在进一步实验时设计了下表,请在表中“ ”处填上合适的项目。
水温(℃)
70℃
80℃
90℃
100℃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
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包括: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 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 C 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
②装置 D 中胶头滴管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______ ,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 。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6)拓展:实验室能否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 CO2 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
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 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______。
步骤 4: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
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___成立。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________;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Ⅰ.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包括: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 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
Ⅱ.实验:①实验过程中装置 C 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
②装置 D 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__,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
Ⅲ.结论:原假设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科学小组的同学针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    猜想二:有X和HCl;   猜想三:有X和NaOH;  
(实验探究)
(1)小书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_______不成立.
(2)小兴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认为猜想二成立.小梁同学认为小兴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
(3)小云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
(实验拓展)
小炬同学使用了与碳酸钠不同类别的药品,也设计了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她的方案是: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则证明猜想二成立。(要求填写出药品名称以及出现的现象)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提示:品红试纸使用方法和 pH试纸是不同的。)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1)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1不成立
(2)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__
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因为品红具有强氧化性)。
(反思)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预测能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军军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制备NO气体并验证它的性质。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毒,难溶于水的气体,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NO2能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 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H2O。他们设计了以下装置图。 

(1)图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试管C中是空气,E为尾气吸收装置,试管D中液体是紫色石蕊溶液,则打开A中活塞后,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试管D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做完本实验后他们讨论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制取Cu(NO3)2时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H2O;
方案二:2Cu+O22CuO , CuO+2HNO3==Cu(NO3)2+H2O。
你认为以上两种方案中哪一方案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理由答出两点)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后来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菊花茶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
冲泡菊花的水
煮沸的井水(弱碱性)
煮沸的纯净水中滴有白醋
煮沸的纯净水
变色情况
变浅绿色
变浅绿色
几乎不变色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上表所示: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该同学用煮沸的井水冲泡菊花茶时,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60℃-90℃)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还需要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设计表格。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