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 酶的催化作用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酶是一类在常温下就可以发挥作用的生物催化剂,它的催化效能比一般化学催化剂高出几千、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楚楚同学设计实验证明新鲜的土豆片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Ⅰ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产生O2的体积。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 ___;
(2)欲探究鲜土豆片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应比较b和__ __ (选填“a”、“b”或“c”)的大小。若发现数值关系是__ __,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1)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 ___;
(2)欲探究鲜土豆片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应比较b和__ __ (选填“a”、“b”或“c”)的大小。若发现数值关系是__ __,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2)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
(3)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___________记录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4)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同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方法二更科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6)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实验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课题: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2)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
(3)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___________记录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4)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同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方法二更科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6)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实验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
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
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
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
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
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下表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
(1)请在上表空白处填上你预期的结果 、 ;
(2)第一组和第三组比较,结果不一样,说明 影响酶的活性。
| 加入的物质 | 所给的条件 | 滴加碘液后的反应 |
第一组 | 淀粉+唾液 | 90℃,10分钟 | 变蓝色 |
第二组 | 淀粉+清水 | 37℃,10分钟 | |
第三组 | 淀粉+唾液 | 37℃,10分钟 | |
(1)请在上表空白处填上你预期的结果 、 ;
(2)第一组和第三组比较,结果不一样,说明 影响酶的活性。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如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奶渍、油渍等,并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然而,如图所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是不同的。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全羊毛与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宜在加酶洗衣粉中长时间浸泡,否则容易使它们受损。 |
B.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最好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衣物。 |
C.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 |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所以必须在细胞内起作用 |
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1)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唾液淀粉酶将___________ 消化成麦芽糖的缘故。
(2)如图曲线a和b表示唾液淀粉酶催化某反应生成的麦芽糖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产生曲线a和b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个以上的可能)

(3)某班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认识到:酶的催化活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他们关于酶的催化活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① 液滴入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试管内的试剂变蓝色。
②本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1)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唾液淀粉酶将
(2)如图曲线a和b表示唾液淀粉酶催化某反应生成的麦芽糖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产生曲线a和b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3)某班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认识到:酶的催化活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他们关于酶的催化活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 项目 | 试管 | |
甲 | 乙 | ||
1 | 分别注入37℃和60℃的1%淀粉溶液 | 4毫升 | 4毫升 |
2 | 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 | 2毫升 | 2毫升 |
3 | 放置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 37℃ | 60℃ |
4 | 滴加碘液 | 2滴 | 2滴 |
① 液滴入后可观察到
②本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
B.一种酶可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 |
C.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
D.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
一同学将唾液加入淀粉糊中,然后置于下列条件中做处理,希望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其中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是()
A.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内 |
B.将混合物置于36℃温箱内 |
C.将混合物煮沸后置于36℃温箱内 |
D.将混合物置于70℃温箱内 |
在盛有一定量植物油的试管内,加入一组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约1小时后,试管内植物油不见了,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最有可能是( )
A.胃液、肠液、胰液 | B.胰液和肠液 |
C.胃液和胆汁 | D.胰液、肠液、胆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