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 酶的催化作用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资料表明,果胶酶可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这为果汁生产厂家提高出汁率提供了科学依据。某科学兴趣为此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因素”。
①分别取一定量果胶酶和苹果泥分装于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在10℃同一水浴中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草果泥充分混合,再次在10℃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出果汁量(体积),如图C;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记录果汁量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_____℃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你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
(2)图A中两试管的处理目的是_____。
(3)“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_____性。
①分别取一定量果胶酶和苹果泥分装于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在10℃同一水浴中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草果泥充分混合,再次在10℃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出果汁量(体积),如图C;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记录果汁量如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果汁量/mL | 8 | 12 | 16 | 25 | 15 | 11 | 10 | 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_____℃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你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
(2)图A中两试管的处理目的是_____。
(3)“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_____性。
某同学在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向l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
②再向l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______;2号试管呈淡黄色。
(3)以上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________消化分解。
(4)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部位开始被消化。
(5)两支试管放在37 ℃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该试验所用的方法是______。
①向l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
②再向l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______;2号试管呈淡黄色。
(3)以上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________消化分解。
(4)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部位开始被消化。
(5)两支试管放在37 ℃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该试验所用的方法是______。
以下是研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准备5支装入2毫升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毫升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十分钟后,分别加一滴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表:(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知pH约为_______________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2)提供一种能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认淀粉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再设计对比实验,与___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在这支试管再加入1毫升蒸馏水,充分振荡后置于同一恒温水浴中,十分钟后,滴加一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试管号 | 1 | 2 | 3 | 4 | 5 |
pH | 5.6 | 6.2 | 6.8 | 7.4 | 8.0 |
结果(颜色) | ++ | + | 橙黄色 | + | ++ |
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知pH约为_______________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2)提供一种能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认淀粉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再设计对比实验,与___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在这支试管再加入1毫升蒸馏水,充分振荡后置于同一恒温水浴中,十分钟后,滴加一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下列各曲线和对应的描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
B.图乙表示人体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与环境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
C.图丙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
D.图丁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
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
点(产生麦芽糖量是最大量)成
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
B.淀粉量增加时,![]() |
C.温度升高时,![]() |
D.酶的量减少时,![]() |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组加蛋白酶,乙组加等量的混合酶(蛋白酶、脂肪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者对丙组作何处理? 。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
(3)根据实验结果,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
(4)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甲组加蛋白酶,乙组加等量的混合酶(蛋白酶、脂肪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实验者对丙组作何处理? 。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
(3)根据实验结果,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
(4)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用唾液淀粉酶探索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1)实验准备:
①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 ,让唾液流入试管中,备用。
②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③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
(2)实验步骤:
下列是实验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5个步骤,请将它们合理排序:① 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 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冰块中
保持5 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如图是小敏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请根据曲线由低到高、最高值、由高到低三段变化,简要阐述可获得的结论。
(1)实验准备:
①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 ,让唾液流入试管中,备用。
②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③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
(2)实验步骤:
下列是实验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5个步骤,请将它们合理排序:① 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 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冰块中
保持5 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如图是小敏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请根据曲线由低到高、最高值、由高到低三段变化,简要阐述可获得的结论。

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1)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___ 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温度 | PH值 |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
1 |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 37℃ | 7 | 变蓝色 |
2 | 2ml淀粉糊,2ml唾液 | 37℃ | 7 | 不变色 |
3 | 2ml淀粉糊,2ml唾液 | 60℃ | 7 | 变蓝色 |
4 | 2ml淀粉糊,2ml唾液 | 37℃ | 1.8 | 变蓝色 |
(1)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___ 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
E为一种人体消化道中的酶,用鸡蛋清做研究酶E的实验。在5支试管内分别放入含等量酶E的不同PH值缓冲液,将试管放在37°C水浴中。然后把鸡蛋清放在相同的细玻璃管中,再把玻璃管投入沸水中,使鸡蛋清凝固变得不透明。实验从将装有凝固鸡蛋清的玻璃管放入试管中开始计时,鸡蛋清经酶E的作用被消化,细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每2分钟测量细玻璃管透明部分的长度一次,计算已被消化鸡蛋清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
(1)请推想人的消化道的哪一部分会有此酶? 。
(2)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酶E的催化活性。
(3)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实验开始后 的时间(分) | 鸡蛋清被消化的% | ||||
pH=2 | pH=4 | pH=6 | pH=8 | pH=10 | |
0 | 0 | 0 | 0 | 0 | 0 |
2 | 12 | 8 | 0 | 0 | 0 |
4 | 28 | 12 | 0 | 0 | 0 |
6 | 39 | 20 | 0 | 0 | 0 |
8 | 55 | 29 | 0 | 0 | 0 |
10 | 68 | 38 | 3 | 0 | 0 |
12 | 94 | 53 | 10 | 3 | 0 |
请回答:
(1)请推想人的消化道的哪一部分会有此酶? 。
(2)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酶E的催化活性。
(3)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