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 酶的催化作用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A.酶的种类只有蛋白酶
B.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A.酶的种类只有蛋白酶
B.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
(1)为了探究酶的催化作用,王亮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毫升淀粉溶液,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振荡两支试管。在接下来的下面三步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①往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②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中;③等待5min
(2)若要进一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试管丙和甲对比,丙试管内应先后加入___。
①小麦淀粉酶滤液; ②一滴碘液; ③2—3亳升淀粉溶液; ④适量的NaOH或HCl
(3)若pH对酶活性有较大影响,请估测甲、丙两试管内现象________。

①往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②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中;③等待5min
(2)若要进一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试管丙和甲对比,丙试管内应先后加入___。
①小麦淀粉酶滤液; ②一滴碘液; ③2—3亳升淀粉溶液; ④适量的NaOH或HCl
(3)若pH对酶活性有较大影响,请估测甲、丙两试管内现象________。
以下是研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准备5支装入2毫升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毫升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三十分钟后,分别加一滴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请分析回答:
(1)仅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知pH为_______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2)提供一种能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
试管号 | 1 | 2 | 3 | 4 | 5 |
pH | 5.6 | 6.2 | 6.8 | 7.4 | 8.0 |
结果(颜色) | ++ | + | 黄色 | + | ++ |
请分析回答:
(1)仅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知pH为_______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2)提供一种能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A、B、C,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2毫升;②向各试管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毫升;③将A、B、C试管分别放在37℃的温水、100℃沸水和0℃冰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④向各试管滴碘液1滴并观察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重复选用)
(2)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3)以人体为例,唾液淀粉酶在胃、肠中最终会被分解成 ,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重复选用)
(2)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3)以人体为例,唾液淀粉酶在胃、肠中最终会被分解成 ,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为了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为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 |
1% CuSO4溶液(mL) | | 1 | | |
1% Na2SO4溶液(mL) | | | 1 | |
蒸馏水(mL) | | | | 1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为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做了以下实验。下表是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步骤2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A.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而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能继续消化淀粉 |
B.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都将最终在小肠内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 |
C.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继续催化分解蛋白质 |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以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请勿用于60℃以上的热水。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2)某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实验的材料及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 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②由图可知该加酶洗衣粉中所添加酶的最适温度是 。
③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3)试解释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的原因: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请勿用于60℃以上的热水。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2)某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实验的材料及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 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②由图可知该加酶洗衣粉中所添加酶的最适温度是 。
③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3)试解释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的原因:
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等,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已知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小试管2支,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药品顺序加入到相应的试管。
第二步:向各试管中加碘液1滴,将2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水中加热。
(1)小强同学对第二步中的“37℃的水”的设定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把温度控制为相同就可以,改用室温下的水更方便操作。小明认为小强的观点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老师看了小明的实验设计,指出该实验还不能证明氯离子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明需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进实验后,若观察到两试管里蓝色同时褪去,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第一步:取小试管2支,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药品顺序加入到相应的试管。
试管号 | 0.5%淀粉溶液 | 0.5%HCl溶液 | 蒸馏水 | 稀释的唾液 |
1 | 2ml | 0 | 1ml | 1 ml |
2 | 2ml | 1ml | 0 | 1 ml |
第二步:向各试管中加碘液1滴,将2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水中加热。
(1)小强同学对第二步中的“37℃的水”的设定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把温度控制为相同就可以,改用室温下的水更方便操作。小明认为小强的观点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老师看了小明的实验设计,指出该实验还不能证明氯离子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明需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进实验后,若观察到两试管里蓝色同时褪去,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