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 酶的催化作用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是作为_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
试管编号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 |
1%CuSO4溶液(mL) | | 1 | | |
1%Na2SO4溶液(mL) | | | 1 | |
蒸馏水(mL) | | | | 1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是作为_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悦设置了如图实验装置,已知A试管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B试管实验材料为( )


A.淀粉液+唾液 | B.淀粉液+清水 |
C.唾液+碘液 | D.唾液+清水 |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小妍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18℃时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随pH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最不适宜在碱性环境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小妍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她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胃蛋白酶实验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②小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你认为此图像能否支持他的假设?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如图为18℃时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随pH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最不适宜在碱性环境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小妍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她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胃蛋白酶实验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②小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你认为此图像能否支持他的假设?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
B.甲、乙都是蛋白质 |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加,此时人体产热量远高于散热量 |
B.大脑主要负责呼吸、心跳等重要的生命中枢 |
C.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
实验小组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一)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二)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6组并分别调整到
、
、
、
、
、
.
(三)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在对应温度下处理过的玉米子粒提取液(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保持各组温度
.
(四)向各试管反应液中分别滴入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五)重复(一)~(四)实验步骤5次,只是每次实验时间延长
.
结果分析:
(一)通过分析各试管中颜色变化来确定淀粉剩余量,从而确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将淀粉剩余量换算成生成物的量,绘制出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

回答问题:
(1)从曲线图中可判断出在_____℃酶不具有催化能力,从图中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由图一分析,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在_______之间,
时
试管中底物是否已全部分解?,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步骤:
(一)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二)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6组并分别调整到






(三)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在对应温度下处理过的玉米子粒提取液(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保持各组温度

(四)向各试管反应液中分别滴入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五)重复(一)~(四)实验步骤5次,只是每次实验时间延长

结果分析:
(一)通过分析各试管中颜色变化来确定淀粉剩余量,从而确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将淀粉剩余量换算成生成物的量,绘制出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

回答问题:
(1)从曲线图中可判断出在_____℃酶不具有催化能力,从图中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由图一分析,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在_______之间,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 示。在 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 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是一种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它是一种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遇到蛋白质显紫色),3、4 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实验② | B.实验① |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小柯设置了如图实验装置。已知甲试管加入的 是淀粉液和唾液,则乙试管中应加入( )


A.淀粉液和碘液 | B.淀粉液和清水 |
C.唾液和碘液 | D.唾液和清水 |
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
试管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产生气泡快慢 |
1 |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 | 最慢 |
2 |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 | 较快 |
3 |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 | 最快 |
4 |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 较慢 |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
A.具有专一性 | 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C.具有高效性 | D.活性受温度影响 |
如图A、B、C、D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唾液淀粉酶作用的系列试验装置.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图A中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______________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则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___ml,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作用.
(3)图C是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中水浴保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则应该让水温保持在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__________,如果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完全分解,则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A中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______________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则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___ml,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作用.
(3)图C是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中水浴保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则应该让水温保持在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__________,如果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完全分解,则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