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D.使用显微镜时,先放上装片,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反光镜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下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

组别
水浴温度t(℃)
凝乳时间(分)
1
10
不凝固
2
20
7.0
3
30
4.0
4
40
1.5
5
50
4.0
 
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
分别选择5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5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上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20℃~50℃之间,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凝乳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若省略实验操作第一步,则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如想进一步确定凝乳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乐通过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过程如下: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甲、乙,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新鲜的唾液溶液,向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
③同时将2支试管置于37oC的水中,恒温水浴一段时间后取出;
④往甲、乙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
(2)小乐根据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的分解”,则小乐观察到的现象是加入碘液后,溶液都呈蓝色,这与事实不符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小乐重新实验并得到预期现象后,她利用正确的装置和材料及一瓶5%的稀盐酸,继续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受酸性物质影响”,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
A.B,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新鲜的唾液溶液与1毫升稀盐酸,振荡;向B试管内_____,振荡;
③同时将2支试管置于37℃的水中,恒温水浴…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碱性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中序号表示各实验步骤次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是因为________。
(2)B的实验步骤②和③能否对调?_______。
(3)预计加碘液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A试管的溶液_______,B试管的溶液变蓝。
(4)实验发现A试管的结果与预计相符,B试管的溶液却没有变蓝色。他们猜想:不变蓝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可以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初中可以理解为水与淀粉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而他们重做的实验只是将步骤⑤中用的碘液替换成了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结果A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_____(选填:“能”或“不能”)水解淀粉。那么,对于B试管的现象,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近期由于天气冷热变化无常造成感冒大面积流行,小明同学在服用“感冒清”胶囊药物几天后感冒康复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要求小明在教室里多开窗通风,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是属于:   
(2)联系到前段时间的毒胶囊事件,小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感冒清”的胶囊外壳有什么作用?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胶囊内的药物对胃有刺激作用;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将胶囊外壳磨成粉末,用酒精洗去色素,进行下列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材料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现象
1号
胶囊粉末0.1克
唾液2毫升
37℃
10分钟
碘液2滴
不变蓝色
2号
胶囊粉末0.1克
胃液2毫升
37℃
10分钟
碘液2滴
变蓝色
3号
胶囊粉末0.1克
清水2毫升
37℃
10分钟
碘液2滴
变蓝色
 
①根据查阅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胶囊要用开水吞服而不能咀嚼服用的理由是
②在实验中要用温度为37℃水浴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图是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

(1)起对照作用的是 号试管。
(2)在步骤D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   
淀粉被唾液消化属于    性消化。
(3)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再重复实验过程,发现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中都变为蓝色,这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要发挥作用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各地,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小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碘液(滴)
1
1
1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观察现象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_____。(某些操作可多选)
(2)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
(3)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中学开展科学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1)实验步骤:
①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②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③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B~F中分别加入1~5号滤液各1 mL。
④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⑤分别向A至F 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2)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________,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一样并都比A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柯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了解到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酸碱度(pH)的影响。联系到前面学习的知识,小柯同学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属)。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1%NaCl 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
3
2



变蓝色
2
3
1


1
不变蓝
3
3

1

1
不变蓝
4
3


1
1
变蓝色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柯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柯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酶是一种______________,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从而丧失活性。
(2)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看了小柯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温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柯的猜想。小温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CuSO4溶液更换成CuCl2溶液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也同小温一起探究,你还可以建议小柯作怎样的更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常见,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若有人误食被电镀厂废水[含铬(Cr)、镍(Ni)、镉(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为解毒,下列四种供选物质中你不应该选择的是_________。
①鸡蛋清 ②鲜豆浆 ③鲜牛奶 ④糖水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