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含有HCl和水蒸气的H2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水的组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试管中的现象是__。
(2)乙中装的是生石灰,其作用是____,实验前向丙中放入CuO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见表: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计算式为______;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计算式为____。实验结束后,若丙处仍有少量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或“无影响”)。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试管中的现象是__。
(2)乙中装的是生石灰,其作用是____,实验前向丙中放入CuO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见表:
| 实验前 | 实验后 |
(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g | 75.6 | 69.2 |
(氧化钙+U形管)的质量/g | 110.8 | 118.0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计算式为______;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计算式为____。实验结束后,若丙处仍有少量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或“无影响”)。
如图所示,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____。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_______。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____。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_______。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①测定出通氢气前后Ⅱ的玻璃管(包括内容物)的质量差;②测定出通氢气前后Ⅲ的U形管(包括内容物)的质量差;③计算出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1)为了实验的安全进行,他在实验前,先对Ⅰ装置产生的气体进行__________。
(2)若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原因中不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____)

(1)为了实验的安全进行,他在实验前,先对Ⅰ装置产生的气体进行__________。
(2)若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原因中不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____)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
A,B,C,D四只集气瓶内,分别装有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发现A内木条照常燃烧,B内木条燃得更旺,C内的气体燃烧,D内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知,A,B,C,D四瓶气体依次是( )
A.氮气、氧气、氢气、空气 | B.空气、氢气、氧气、氮气 |
C.空气、氧气、氢气、氮气 | D.氮气、氢气、氧气、空气 |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
某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SO2三种气体中两种或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 ①SO2 能使品红溶液退色;②SO2 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退色;③SO2 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 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
(3)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的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5)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6)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
(查阅资料) ①SO2 能使品红溶液退色;②SO2 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退色;③SO2 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 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
(3)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的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5)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6)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
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足量;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
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对装置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
II.把装置A连接上装置B、C、D,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III.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Ⅳ.根据实验数据m1、m2,算出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I中,“……”表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用包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对装置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
II.把装置A连接上装置B、C、D,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III.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Ⅳ.根据实验数据m1、m2,算出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I中,“……”表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用包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某学习小组想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认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后加入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1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研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物进行实验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图2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操作③中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的原因是___,装置Ⅰ的作用是___.
(3)计算说明此水垢的主要成分?_____(相对原子质量:Mg24 Ca40 C12 O16 H1)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后加入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1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研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物进行实验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图2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操作③中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的原因是___,装置Ⅰ的作用是___.
(3)计算说明此水垢的主要成分?_____(相对原子质量:Mg24 Ca40 C12 O16 H1)
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2H2O2
2H2O+O2↑
方法二:2KMnO4
KMnO4+MnO2+O2↑
(1)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______反应。
(2)MnO2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均不变。
(3)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现要用方法一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按气体流向将装置连接好________________。 (用导管编号填空)。
方法一:2H2O2

方法二:2KMnO4

(1)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______反应。
(2)MnO2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均不变。
(3)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现要用方法一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按气体流向将装置连接好________________。 (用导管编号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