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验的操作,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地一天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_℃,当日的最大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决普通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金属丝直径的问题,运用了如图2所示的特殊测量方法____________(填方法名称)进行测量,此方法具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此时,细金属丝的直径约____________是/毫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预热然后集中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②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1)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地一天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_℃,当日的最大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决普通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金属丝直径的问题,运用了如图2所示的特殊测量方法____________(填方法名称)进行测量,此方法具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此时,细金属丝的直径约____________是/毫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预热然后集中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②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某学校的科学探究小组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________ 装置连接。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应把A装置与________ 装置连接。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_______ 。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应把A装置与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气体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_两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
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
制取
时,用排水法收集
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1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收集所制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04g。求
的质量。先求生成
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再求
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g。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4)实验室用



(5)将1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收集所制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04g。求



实验中学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图①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______。
(2)图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3)若将③装置和④装置的b端相连,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气体,其反应的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小刚同学欲在实验室中以此方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1)图①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______。
(2)图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3)若将③装置和④装置的b端相连,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气体,其反应的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小刚同学欲在实验室中以此方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据观察,下列测量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教室的宽60cm | B.洗澡水温90℃ |
C.教室的体积约为200m3 | D.冰箱冷东室的温度负90℃ |
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体温计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体温计依次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的结果是甲为38.4℃,乙为39.5℃度,丙为39.5℃,则()
A.只有甲的正确 | B.只有乙的正确 |
C.只有丙的正确 | D.乙肯定正确,甲和两也可能正确 |
小明上网阅读时得知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小明很感兴趣,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②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 CuO未完全起反应
B CuO不干燥
C 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目的。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A.acdbbeecd | B.aeebbcdee | C.aeebbeecd | D.abbeecd |
A CuO未完全起反应
B CuO不干燥
C 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