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
- 类比推理
- 演绎推理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数学归纳法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2018年4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如期举行,依据规则,本场比赛共有甲、乙、丙、丁、戊五位选手有机会问鼎冠军,某家庭中三名诗词爱好者依据选手在之前比赛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判断,对本场比赛的冠军进行了如下猜测:
爸爸:冠军是甲或丙;妈妈:冠军一定不是乙和丙;孩子:冠军是丁或戊.
比赛结束后发现:三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猜测是对的,那么冠军是______ .
爸爸:冠军是甲或丙;妈妈:冠军一定不是乙和丙;孩子:冠军是丁或戊.
比赛结束后发现:三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猜测是对的,那么冠军是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下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
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



A.![]() | B.![]() |
C.![]() | D.![]() |
在侦破某一起案件时,警方要从甲、乙、丙、丁四名可疑人员中揪出真正的嫌疑人,现有四条明确的信息:(1)此案是两人共同作案;(2)若甲参与此案,则丙一定没参与;(3)若乙参与此案,则丁一定参与;(4)若丙没参与此案,则丁也一定没参与.据此可以判断参与此案的两名嫌疑人是()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丁 | D.丙、丁 |
图1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图2,图3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叠放而成的,按照这样的规律放下去,至第七个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木块总数就是( )


A.25 | B.66 | C.91 | D.120 |
以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流程图:

图中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相匹配是( )

图中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相匹配是( )
A.①—分析法,②—综合法 | B.①—综合法,②—分析法 |
C.①—综合法,②—反证法 | D.①—分析法,②—反证法 |
某校在科技文化艺术节上举行纸飞机大赛,
五个团队获得了前五名.发奖前,老师让他们各自选择两个团队,猜一猜其名次:
团队说:
第一,
第二;
团队说:
第三,
第四;
团队说:
第四,
第五;
团队说:
第三,
第五;
团队说:
第一,
第四.
如果实际上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则获得第五名的是__________团队.
















如果实际上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则获得第五名的是__________团队.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某校高二年级有10个班,1班62人,2班61人,3班62人,由此推测各班人数都超过60人 |
B.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
C.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D.在数列![]() ![]() ![]() ![]() |
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参加某次过关考试,甲、乙、丙三个人分别去老师处问询成绩,老师给每个人只提供了其他三人的成绩.然后,甲说:我们四个人中至少两人不过关;乙说:我们四人中至多两人不过关;丙说:甲、乙、丁恰好有一人过关.假设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没过关 | B.乙没过关 |
C.丙过关 | D.丁过关 |
不难证明:一个边长为
,面积为
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
,由此类比到空间,若一个正四面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为
,体积为
,则其内切球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