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随机调查某校
个学生在“六一”儿童节的午餐费,结果如下表:
这
个学生“六一”节午餐费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是( )

餐费(元) | ![]() | ![]() | ![]() |
人数 | ![]() | ![]() | ![]() |
这

A.![]() ![]() | B.![]() ![]() | C.![]() ![]() | D.![]() ![]() |
已知某厂的产品合格率为
,现抽出
件产品检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格产品少于![]() |
B.合格产品多于![]() |
C.合格产品正好是![]() |
D.合格产品可能是![]() |
为了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广州市高二级数学竞赛.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了5次,记录如下(单位:分):
甲 83 81 79 95 92
乙 92 85 75 88 90
(1)甲乙两人分数的极差分别是多少?并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2)甲乙两人这5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方差各是多少?从稳定性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比赛较合适?
甲 83 81 79 95 92
乙 92 85 75 88 90
(1)甲乙两人分数的极差分别是多少?并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2)甲乙两人这5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方差各是多少?从稳定性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比赛较合适?
我校举行的 “青年歌手大选赛”吸引了众多有才华的学生参赛.为了了解本次比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请根据下面尚未完成并有局部污损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解决下列问题:


(1)求出
的值;
(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成绩是80分以上(含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参加元旦晚会,求所抽取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来自第5组的概率;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5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组别 |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第1组 | [50,60) | 8 | 0.16 |
第2组 | [60,70) | a | ▓ |
第3组 | [70,80) | 20 | 0.40 |
第4组 | [80,90) | ▓ | 0.08 |
第5组 | [90,100] | 2 | b |
| 合计 | ▓ | ▓ |

(1)求出

(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成绩是80分以上(含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参加元旦晚会,求所抽取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来自第5组的概率;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5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如图是
年在某电视节目中七位评委为某民族舞蹈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 B.![]() | C.![]() | D.![]() |
在某大学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报考文史专业的考生参加了人文基础学科考试科目“语文”和“数学”的考试.某考场考生的两科考试成绩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本次考试中成绩在
内的记为
,其中“语文”科目成绩在
内的考生有10人.

(1)求该考场考生数学科目成绩为
的人数;
(2)已知参加本考场测试的考生中,恰有2人的两科成绩均为
.在至少一科成绩为
的考生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访谈,求这2人的两科成绩均为
的概率.




(1)求该考场考生数学科目成绩为

(2)已知参加本考场测试的考生中,恰有2人的两科成绩均为



某省的一个气象站观测点在连续4天里记录的
指数
与当天的空气水平可见度
(单位:
)的情况如下表:

(1)设
,根据上表的数据, 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
(附参考公式:
,其中
,
)
参考数据:
(2)根据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预
测当
指数
时,当天空气水平的可见度约是多少?





(1)设



(附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2)根据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预



某市为了宣传环保知识,举办了一次“环保知识知多少”的问卷调查活动(一人答一份).现从回收的年龄在
岁的问卷中随机抽取了
份, 统计结果如下面的图表所示.


(1)分别求出
的值;
(2)从年龄在
答对全卷的人中随机抽取
人授予“环保之星”,求年龄在
的人中至少有
人被授予“环保之星”的概率.




(1)分别求出

(2)从年龄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