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①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诗的尾联被称为千古名句,请分析一下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用比喻,将小孤山所处环境比作“海门关”,突出其地势之险要。
B.颔联“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照应诗题,而且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
C.尾联借景抒情,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诗人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亦不忘报效国家之情。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诗的妙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①剑南西川,治所在今成都市,陆游曾入蜀为地方官。②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③投老:垂老,临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题,交代诗人处境,叙写其登楼伤情,思接千载,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B.“吴京”运用借喻,把南宋都城比作古都南京,抒发了诗人对南宋朝廷的牵挂。
C.颈联叙述诗人客居他乡,条件非常恶劣,疾病缠身,叙事中流露出感伤和无奈。
D.尾联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献策,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
【小题2】颔联“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写得精妙,请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千秋岁]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注)①本词写于1169年,作者时任建康通判, 金陵,即建康,今南京。史致道,时知建康府兼沿江水军置使。版筑役,指修建城墙,加强防卫的工程。②得似:怎似。③凤诏:皇帝的诏书。④中书考:唐朝郭子仪任中书令,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用以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报平安好”一句意味深长,写出了边境暂时的安宁,为赞美史致道营造氛围。
B.词中“珠玉”句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异曲同工,都表达对儒将风范的赞扬。
C.作者以梅写人,用语别出心裁,表面上说梅易凋谢,实际上是赞颂史致道品质高洁。
D.作为寿词,本词和一般寿词同以祝寿立意,但其中豪迈的情怀使它有了不凡的格调。
【小题2】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灯看剑)》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小题1】“晚风吹落小瓶花”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请从结构角度赏析这首诗。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野治对月有感

周莘(南宋)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颔联视听结合,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营造了空茫凄凉的氛围。
C.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自己前途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生不逢时的伤感之情。
D.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一联空间辽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2)请结合全诗分析首联的作用。
(3)请分析颈联中的“溅”“卷”二字的妙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三登乐

范成大①

路转横塘②,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③,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霜,醉红④未老。

(注释)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词为多年在外的诗人归乡时所作。②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③菟裘:此处指诗人家乡吴县石湖。④醉红:指酒醉后面庞泛红。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篇点明行迹;“水肥帆饱”不仅描写看到的景色,亦寓有归乡时的心情。
B.“无恙否”既是揣测,又流露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心情与“近乡情更怯”颇相似。
C.“休荡桨”写舟行水上,已无需荡桨,意在表现风力迅猛,浪推船行,极为迅速。
D.“喜山林”三句是说虽然作者离家日久,但故乡山林的遗迹依然,还是旧日模样。
【小题2】“横塘”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横塘”的情感内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复见花开人又老, 横塘寂寂柳依依。(唐·李嘉祐《伤吴中》)
B.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唐·韩偓《横塘》)
C.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
D.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小题3】同为归乡途中所作,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与范成大《三登乐》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

注:楝:音liàn,落叶乔木。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揖:拱手礼,表示对人的尊敬,这里指诗人与贵族们的平等见面礼。②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诗人当年文武双全、能与贵族和大臣们平起平坐,谈吐间壮志凌云、气势如虹。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所以舞法曲大曲者,必须以指尖应节,俟拍然后转步,欲合均数故也。法曲之拍,与大曲相类,每片不同,其声字疾徐,拍以应之。如大曲降黄龙、花十六,当用十六拍。前衮、中衮,六字一拍。要停声待拍,取气轻巧。煞衮则三字一拍,盖其曲将终也。至曲尾数句使声字悠扬有不忍绝响之意似余音绕梁为佳惟法曲散序无拍,至歌头始拍。若唱法曲大曲慢曲,当以手拍,缠令则用拍板。

(节选自张炎《词源》)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小题2】中国古代音乐中,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    、商、角、        
【小题3】根据材料概括舞曲者、唱曲者应学会的技巧。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①祐之:指辛助,辛弃疾同族兄弟。②裁冰:比喻作诗构思新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钟鼎”代指做官,“山林”代指归隐,在朝在野都是幻梦,就该宠辱不惊。
B.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构思新巧的诗句,如此悠闲过一生,生活依然惬意。
C.下阕前两句写别后场景:风雨之夜,兄弟二人挑灯夜话,对床不寐,手足情深。
D.下阕最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晓山的秀美青翠和秋水的清澈明净。
【小题2】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词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