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注]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B.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感情。
C.第三句“远”字前缀—— “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
D.全诗清新自然,采用渲染铺陈,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小题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1 10:15: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小题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题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 春
【唐】刘长卿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注】①刘长卿,字文房,工于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一夜微雨,江南春回,一派生机盎然,但丝毫不含有诗人热爱春色之情。
B.颔联写作者微妙的心理变化,本已惊叹时节变换不停,又恐惧时间流逝催人衰老。
C.尾联进一步抒情,人事变迁,长期客居在外,这种辗转流离之苦叫人怎能禁受。
D.全诗开篇写早春之美,收笔时却已触及人生苦痛,情感自然转化,行文跌宕生姿。
【小题2】刘长卿《早春》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两句,伤春感怀。下面诗句与此两句内涵最一致的一项是
A.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唐】刘威《早春》)
B.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生涯知几日,更被一年催。 (【唐】畅诸《早春》)
C.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 (【唐】李中《早春》)
D.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唐】储嗣宗《早春》)
【小题3】古人对刘长卿的诗曾评价道:“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兴在象外”,即指不再拘泥于诗中一花一草的细微意象,而是指向诗外的无穷境界,追求“象外”之美,“有余味不尽之妙”。请分别赏析刘长卿的《早春》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象外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