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 李商隐(813-858)
- 《无题》
- 《贾生》
- 《夜雨寄北》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
B.《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
C.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 |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作为文学家,庄子思想超尘脱俗,作品形象诡谲奇特,文风汪洋恣肆。 |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盛唐大诗人,人称“诗仙”。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奔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C.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多忧心国运、亦多抒写怀才不遇,感伤之作。他善用比兴,色彩瑰丽,精于用典。 |
D.钱钟书,字墨存,曾用笔名中书君,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代表作有: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经》多为四言,《石壕吏》是五言,《蜀道难》和《琵琶行》是杂言。 |
B.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的时代排列依次是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等。 |
D.荀子,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一书现存32篇,其中第一篇是《劝学》。 |
E.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
F.“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一联做到了高度概括,马嵬之变的原因、结果、过程被诗人一并凝聚在这一联之中。 |
增加一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季氏将伐顓臾》就选自《论语》。 |
B.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
D.马丁·路德·金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刺,1968年被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②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陶渊明,字元亮。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小题1】第二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小题2】三、四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②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陶渊明,字元亮。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小题1】第二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小题2】三、四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潭州①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②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③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诗于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作。②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侃曾作江夏太守,抗击叛将陈恢,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事见《晋书》本传。③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小题2】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潭州①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②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③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诗于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作。②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侃曾作江夏太守,抗击叛将陈恢,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事见《晋书》本传。③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
【小题2】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
B.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
C.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
D.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2)李商隐向来以善用典著称,请以本诗为例简析之。
(3)纪晓岚曾经盛赞本诗颈联“千锤百炼,出以自然,杜亦不过如此”,请赏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1)结合全诗分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的作用。(2)李商隐向来以善用典著称,请以本诗为例简析之。
(3)纪晓岚曾经盛赞本诗颈联“千锤百炼,出以自然,杜亦不过如此”,请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这是一首代拟的赠人之作,是以一女子的口吻写的,诗人运用____的艺术手法, 通过___、_______等意象,衬托出女子____的感情。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这是一首代拟的赠人之作,是以一女子的口吻写的,诗人运用____的艺术手法, 通过___、_______等意象,衬托出女子____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 游①
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②年最少,青草妒春袍③。
(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为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这首诗格调高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春 游①
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②年最少,青草妒春袍③。
(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为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为春游即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景与人互相映衬,气脉通畅。 |
B.首联状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画面隽永。 |
C.“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D.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