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陶渊明,字元亮。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小题1】第二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小题2】三、四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03 09:0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甘肃固原县。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中。②“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首联,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它“先期凋落”更使人愁。
B.颔联,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
C.颈联,诗人写环境与花败后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曲江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尾联,“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出了一番新境,“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言外之意诗人对未来前途充满信心。
E. 本诗借牡丹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融进物中,物我一体。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形象和词采,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
【小题2】与李商隐的另一首诗《锦瑟》相比,本诗“锦瑟”意象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这里指故里。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诗人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④游人:作者自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二月二日为蜀地踏青节,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B.颔联中的“无赖”本指人的狡猾,这里指花朵开放柳芽舒展都是假象,具有欺骗人的意味。然而,不管是花柳还是蜂蝶都与遭遇人生低谷的诗人形成对照,反衬诗人内心的凄苦。
C.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中的“万里”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诗人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D.尾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中写的是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吹雨打的凄凉之声,这是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