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 “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联传达出重阳佳节边地无战事,人们饮酒登高,一派欢度节日之景。
B.诗中“黄花酒”即菊花酒,颔联“中军”指的是戍守边塞的主力大部队。
C.颈联“横笛”“娇歌”既写出了战士们尽享节日之乐,也暗含着浓浓的怀乡之情。
D.诗中“征雁”“塞云”作为典型的边塞风物,寓情于景,间接传情。
E.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以一个“荷”字直接抒发了对边地和平安宁的喜悦之情。
【小题2】诗中“封大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以上两诗相比,描写塞外景物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大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③④疏勒、武威:均为古代西域地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古体诗。
B.颈联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句。
C.前三联从“闻说”落笔,写通往轮台路的景象和风物。
D.尾联中“勤王”指尽力于王事。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一、二两句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B.“知君惯度祁连城”一句说“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高度概括了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
C.“岂能愁见轮台月”一句是反写,明说李副使不会因见轮台月而想念“我”,实则借此表达“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表达了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E. 诗的七、八两句直抒胸襟,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显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气,将诗情推向高潮。
【小题2】同是送别诗,试比较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表情达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庭作
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初至犍为作  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过】雁寒,北方的边塞;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犍为,今四川犍为县,唐代宗时,作者得罪权贵,出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当时的嘉州治所在犍为。
【小题1】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中,前四句直接描绘了北庭这座孤城远处异域的地理环境,第五、六句则写出北庭这个地方冬季漫长、寒冷异常、风大不休的恶劣的自然环境。
B.“孤城”一词既写出北庭远在边塞之孤单,也暗含了自己远赴北庭的孤独之感,又与末句“犹自未封侯”相照应。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初到犍为作”表明作者写此诗时刚到犍为任职,与尾联出句中的“几日”相呼应。
D.第一首诗中的“通”“接”与第二首诗中的“连”“接”均为“接壤、直达”意,可见这些地方都是相通的。
E.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两句造语新奇,不仅写出了作者初到犍为的悠闲情调,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人雄浑豪迈的风格。
【小题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渔父
岑参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文馀,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注】①从:向,就。②鼓枻:划动船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宦海沉浮,早有倦怠之心,想通过渔父形象来表达不慕功名但求安适的愿望。
B.诗歌开头两句,把沧浪叟和沧浪水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沧浪叟内心的澄澈与干净。
C.“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写出了渔父的落魄,即使生活落魄但内心自由幸福。
D.此诗的语言风格不同于岑参边塞诗的“生动夸张、慷慨激昂、奇竣壮阔”的特点。
E. “此翁取适非取鱼”运用典故,表明渔父像姜太公一样,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用。
【小题2】诗中的渔父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铁关西馆
岑参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注:①铁关:即铁门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②天倪:天边。
(1)本诗体裁是________,题材是_______,作者与_______并称。
(2)联系全诗,概括诗人“心常怯”的原因。
(3)赏析颔联“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的艺术效果。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
陆 游
东望山阴何较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①碛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③仲高:陆升之(1113-1174),宇仲高,陆游的堂兄。④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
【小题1】下列对以上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
B.陆词最后三句描述自己现状——韶华已逝,浪迹天涯,夜不能寐,只有饮茶消忧。这流露出诗人落寞消沉之意。
C.两首诗歌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岑诗中“一身”“万里”的悬殊,表现诗人的胆魄和勇气;陆词中“一万三千里”言离家之遥远,归家之难。
D.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岑诗除最后一联叙眼前之状外,其余都是回忆,属虚写。而陆词上片属于虚写;下片属于实写。
E. 两首诗歌用典不着痕迹。如“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出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题落花风”,诗人以杜牧自况来抒写情感。
【小题2】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胡歌
【唐】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试作简要分析。
【小题2】赏析本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①此诗是唱和之作。中书舍人贾至作诗一首,岑参、杜甫、王维都作了和诗。②剑佩:带剑、垂佩绶,此指禁卫军的武装。③凤凰池上客:指贾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鸡鸣”“曙光”在交代早朝时间的同时,也是从听觉、视觉角度写景。
B.第二句写“莺啭”“春色”,描绘京城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形象鲜明。
C.颔联写早朝,由此联可以想象皇宫的金碧辉煌和早朝场面的气势恢宏。
D.尾联有恭敬、谦逊意味,也流露出和王维等诗人一同和诗的真实感受。
E. 这首诗语言朴实,蕴藉深沉,是酬和之作又不媚俗,不失礼仪和雅致。
【小题2】人们对“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姓旗露未干”这一联颇为赞赏,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