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庭作
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初至犍为作  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过】雁寒,北方的边塞;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犍为,今四川犍为县,唐代宗时,作者得罪权贵,出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当时的嘉州治所在犍为。
【小题1】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中,前四句直接描绘了北庭这座孤城远处异域的地理环境,第五、六句则写出北庭这个地方冬季漫长、寒冷异常、风大不休的恶劣的自然环境。
B.“孤城”一词既写出北庭远在边塞之孤单,也暗含了自己远赴北庭的孤独之感,又与末句“犹自未封侯”相照应。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初到犍为作”表明作者写此诗时刚到犍为任职,与尾联出句中的“几日”相呼应。
D.第一首诗中的“通”“接”与第二首诗中的“连”“接”均为“接壤、直达”意,可见这些地方都是相通的。
E.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两句造语新奇,不仅写出了作者初到犍为的悠闲情调,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人雄浑豪迈的风格。
【小题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1 09:35: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天宝三载(744年),李白遇杜甫于洛阳,深结厚谊。后李白往江东,杜甫赴渭北长安。②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作于秦州。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还。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②秋水:秋日风波。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敬。
B.两首诗都是律诗,形式规整,言简而义丰。
C.“何时”与“几时”都表现出对李白音讯的期盼。
D.“冤”字指屈原和李白都曾蒙受魑魅小人的冤枉。
【小题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意思是“我在渭北看到春树想到江东,你在江东望着暮云念着渭北”,上下文互含其词而见意。下面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
A.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D.绿光风动麦,白碎日池翻。(杨万里《春晚往永和》)
【小题3】与“文章憎命达”一句所表达的文学观不同的一句是
A.诗到能迟转是才
B.诗穷而后工
C.贫老愁病入诗佳
D.赋到沧桑句始工
【小题4】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而侧重点不同,请具体写出有哪些不同。
【小题5】《春日忆李白》说李白的诗“飘然思不群”,《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有这样的特点,请你写出开篇第一句:“     。”
【小题6】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偶。请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最著名的一联对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