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①此诗是唱和之作。中书舍人贾至作诗一首,岑参、杜甫、王维都作了和诗。②剑佩:带剑、垂佩绶,此指禁卫军的武装。③凤凰池上客:指贾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鸡鸣”“曙光”在交代早朝时间的同时,也是从听觉、视觉角度写景。
B.第二句写“莺啭”“春色”,描绘京城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形象鲜明。
C.颔联写早朝,由此联可以想象皇宫的金碧辉煌和早朝场面的气势恢宏。
D.尾联有恭敬、谦逊意味,也流露出和王维等诗人一同和诗的真实感受。
E. 这首诗语言朴实,蕴藉深沉,是酬和之作又不媚俗,不失礼仪和雅致。
【小题2】人们对“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姓旗露未干”这一联颇为赞赏,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25 03:0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戏问花门酒家翁①
唐•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②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③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①本诗是作者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后,随高仙芝来到凉州城的天宝十年(751年)三月所作。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②沽:买或卖。首句为“卖”,末句是“买”③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小题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用的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花门楼前酒店里。七十老翁热情待客,美酒飘香。春光初临,暖意融融。
B.“老人七十”“千壶百瓮”用夸张手法,写边塞安定,市井俨然的时代氛围,为下文 “戏问”作铺垫。
C.三四两句紧扣诗题“戏”字,但不写买酒过程,而是用榆钱外在特征来表现春色之美,又写店中老翁和酒客的和乐气氛。
D.诗人想象,将生活细节化成诗,尤其是三四句,诗人刚到新的地方,就微服私访,用严肃庄重的口气询问老翁:“老人家,摘一串白灿灿的榆钱买你的酒,您肯不肯呀?”
E. 这首诗写诗人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树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表现诗人激动、陶醉的心情。
【小题2】本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本诗的艺术手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