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 王维(701-761)
- 《鸟鸣涧》
- 《送元二使西安》
- 《观猎》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就全诗来看,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王维,晚年吃斋奉佛,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就全诗来看,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回答问题:
【小题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小题1】你是如何理解颔联中的“独”与“空”字的内涵的?【小题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9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分)
答:
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答:
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分)
答:
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答:
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题1】《月夜忆舍弟》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5分)
【小题2】两首诗都是怀念兄弟的诗歌,根据你对两位作者生平的了解,说说这两首诗在感情上有什么差异?(6分)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题1】《月夜忆舍弟》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5分)
【小题2】两首诗都是怀念兄弟的诗歌,根据你对两位作者生平的了解,说说这两首诗在感情上有什么差异?(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结合全诗,说说首联“空”字的作用和内涵。
【小题2】简要分析颔联和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结合全诗,说说首联“空”字的作用和内涵。
【小题2】简要分析颔联和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 终南山,在长安南。别业,别墅。
【小题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诗句,请试分析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小题2】试评价此诗的语言特点。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 终南山,在长安南。别业,别墅。
【小题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诗句,请试分析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小题2】试评价此诗的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春天夜晚的景象?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结合诗歌意思,分析一二句中“闲”和“空”的含义。(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春天夜晚的景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2) 尾联连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 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 尾联连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请列出《归嵩山作》的感情变化。
(2)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请列出《归嵩山作》的感情变化。
(2)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