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注释]①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同“与”。②肯:岂肯。徒尔:仅能如此,意指平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又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B.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C.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但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D.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小题2】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5 04:04: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是四川少数民族聚居之地。②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 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
【小题1】对以下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的一、二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亦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B.颔联两句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运用绘画入诗,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C.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诗中所写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均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
D.最后两句,诗人反用文翁治蜀的典故,委婉而得体,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诗歌切实而不空洞。
【小题2】该诗首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小题3】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表达的情感与本诗尾联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