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经西坞偶题

温庭筠

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

日影明灭金色鲤,杏花唼喋①青头鸡。

微红奈②蒂惹蜂粉,洁白芹芽穿燕泥。、

借问含颦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③。

(注)①唼喋:水鸟或鱼吃食。②奈:果树名。③武陵溪:据《幽冥录》记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无法返家。后在溪边遇仙女,仙女款留二人半年。后世遂把“武陵溪”用作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弱柳枝、啼鸣黄鹂、明灭日影、金色鲤鱼为全诗营造了声色并茂而又迷离惝恍的意境。
B.“芳草”一句诗人将芳草拟人化,意思是虽然人有情,对芳草喜爱欣赏,而“芳草”却我行我素,荣枯生长,不谙作者内心。作者触景生情,抒离家思乡之愁。
C.尾联一问一答,借“武陵溪”一典,点明此诗主旨。
D.作为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这首律诗辞藻华丽,称艳精致。但内容仍以男女离合之情为主。
【小题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6 09:3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代,用“茂陵”代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小题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E.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来。
【小题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