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等边
,点
为
内的一点,连接
、
、
,
,以
为边向
上方作等边
,连接
(
).
(1)求证:
≌
(2)若
,
,则
的面积为 .
(3)若
,
,
(
为大于1的整数).求证:
.












(1)求证:


(2)若



(3)若






如图,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且PA=3,PB=4,PC=5,若将△APB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后得到△CQB。

(1)△BPQ是 三角形;
(2)求PQ的长度;
(3)求∠APB的度数。

(1)△BPQ是 三角形;
(2)求PQ的长度;
(3)求∠APB的度数。
模型结论:如图①,正
内接于
,点
是劣弧
上一点,可推出结论
.
应用迁移:如图②,在
中,
,
,
,
是
内一点,则点
到
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为( )






应用迁移:如图②,在









A.![]() | B.5 | C.![]() | D.![]() |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等边三角形的每条高线都是角平分线和中线 |
B.其中有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C.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D.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相等;反之,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AB分别交BC、AC于点D、E,过点E做EF⊥DE,交线段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CE=CF;
(2)若BD=
CE,AB=8,求线段DF的长。

(1)求证:CE=CF;
(2)若BD=

如图,△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C,D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E两点交AC于点M,连结A,D两点交CE于N点.

(1)AD与BE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MNC是等边三角形.

(1)AD与BE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MNC是等边三角形.
如图,在等边△ABC中,AC=10,点O在AC上,且AO=3,点P是AB上一动点,连结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要使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是 ( )


A.5 | B.6 | C.7 D. 9 |
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顺次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ABCD,转动这个四边形可以使它的形状改变. 当∠B=60°时,如图(1),测得AC=2;当∠B=90°时,如图(2),此时AC的长为( )


A.![]() | B.2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