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三角形
- 三角形基础
- 全等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正方形ABCD(四边相等、四内角相等)中,AD=5,点E、F是正方形ABCD内的两点,且AE=FC=4,BE=DF=3,则EF的平方为( )


A.2 | B.![]() | C.3 | D.4 |
如图,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G垂直平分CE,连接DE.
(1)求证:DC=BE;
(2)若∠AEC=72°,求∠BCE的度数.
(1)求证:DC=BE;
(2)若∠AEC=72°,求∠BCE的度数.

问题背景: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

实际应用
(2)如图,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2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 海里(直接写出答案)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
A.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____≌____,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请你按照小王同学的思路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

实际应用
(2)如图,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2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 海里(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CD=90°,AB=BC+AD,∠DAC=45°,E为CD上一点,且∠BAE=45°,若CD=4,则DE长为_____.

如图,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C≌△BDE,其中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B,D,E,连接CE.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已知正方形
的边长为
,
是边
上一点,
,将
,
分别沿折痕
,
向内折叠,点
,
在点
处重合,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
;②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③点
是
的中点;④
.

















①





A.![]() | B.![]() | C.![]() | D.![]() |
如图,∠ACB=∠ADB=90°,M、N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

(1)求证:MN⊥CD;
(2)若 AB=50,CD=48,求 MN 的长.

(1)求证:MN⊥CD;
(2)若 AB=50,CD=48,求 MN 的长.
已知BD、CE分别是△ABC的AC边、AB边上的高,M是BC边的中点,分别连结MD、ME、DE。

(1)当∠BAC<90°时,垂足D、E分别落在边AC、AB上,如图1,求证:DM=EM;
(2)若∠BAC=120°,试判断△DE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当∠BAC= 时,△D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当∠BAC<90°时,垂足D、E分别落在边AC、AB上,如图1,求证:DM=EM;
(2)若∠BAC=120°,试判断△DE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当∠BAC= 时,△D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