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和电功率
- + 简单机械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如图是小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每做一次将身体撑起,肩膀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分钟内完成30个俯卧撑,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为重心,重力为500N,OA长0.9m,AB长0.6m.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____牛,地面对脚尖的支持力为_____牛,小明做功的功率为____瓦。

如图所示,用100N的力F将重为150N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部,斜面高h=1m,长s=2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5N |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
C.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150J | D.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可以增大斜面的机械效率 |
体重为600N的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竖直提升物体

(1)拉力F的功率;_________
(2)物体A受到的重力;_________
(3)小聪使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_________
A.当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小聪对绳子的拉力F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

(1)拉力F的功率;_________
(2)物体A受到的重力;_________
(3)小聪使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_________
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准备实验器材:一块长木板,一块带钩的小木块(上面有若干可以放置钩码的空位)、一把刻度尺、一块大木块、一个弹簧测力计和若干钩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所给器材,可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木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所给器材测得小木块经过的斜面长为s,高为h、小木块重为G、拉力为F.这次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方式使木块的内能增加,内能增加的量是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1)利用所给器材,可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木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所给器材测得小木块经过的斜面长为s,高为h、小木块重为G、拉力为F.这次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方式使木块的内能增加,内能增加的量是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起一个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的作用点,若用最小的力撬动石块,请画出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1。
(__________)
(__________)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2)小科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继续实验,发现在图2中的杠杆也能保持平衡,又在A点和C点处各加一个钩码,你认为杠杆______________(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仍保持平衡”或“无法确定”)。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_(填字母)。
A. 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 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1)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2)小科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继续实验,发现在图2中的杠杆也能保持平衡,又在A点和C点处各加一个钩码,你认为杠杆______________(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仍保持平衡”或“无法确定”)。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_(填字母)。
A. 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 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表达式不能表示工人所用拉力的大小是( )


A. (G物+ηG动)/2 | B.G物/2η |
C.G物/2(1-η) | D.(G物+ηG动)/η |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近似处理为斜面。如图所示,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客车质量为7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2×104N不变,以1.2×105W的功率行驶5km到了高为500m的山顶,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___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_____
(3)已知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效率为25%,汽油热值q=4.6×107J/kg,客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多少kg的汽油?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汽车的行驶速度;___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_____
(3)已知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效率为25%,汽油热值q=4.6×107J/kg,客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多少kg的汽油?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100N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0N,其移动的距离为s=0.5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

(1)若增加钩码的重量,重复实验,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若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若钩码的重量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则:F'___F(填“>”、“=”或“<”,下同)η'____η.

(1)若增加钩码的重量,重复实验,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若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若钩码的重量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则:F'___F(填“>”、“=”或“<”,下同)η'____η.
某人将一个重物沿斜面往上拉,结果发现拉力大小比重力要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斜面太陡,不省力 | B.只有推物体时,斜面才能省力 |
C.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能太大 | D.斜面太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