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该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洗气、检验、储气等多种用途:

⑴若用此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入的少量水蒸气,在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⑵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则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⑶若用来收集气体氢气或二氧化碳时,当气体从b端通入时,则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________ .  
A. NaOH溶液   B. NaCl溶液C. 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____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 将分液漏斗中装的________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实验室制氧气的部分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从图一中选择装置_____作为发生装置(用字母表示);
(2)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调图二的旋钮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硝酸铜(蓝色固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小欢探究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产物.

[实验步骤]
步骤Ⅰ: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步骤Ⅱ: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步骤Ⅲ:在图甲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乙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发现集气瓶中气体呈无色,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阅资料]
①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
请回答:
(1)硝酸铜分解生成的红棕色气体经过装置乙后变成无色气体,可见NO2具有沸点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性质;步骤Ⅲ的集气瓶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及相关信息可知,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实验步骤Ⅰ的现象以及细线②,可以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D.①②③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已知硫化亚铜(Cu2S)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X↑+8H2O,其中生成的气体X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常温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Y。

(1)则X为;_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A来收集X气体,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对“NO2能否支持燃烧”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发现了以下三种化学变化可制得NO2气体:
方法一:浓硝酸受热分解:4HNO3(浓)4NO2↑+2H2O+O2↑;
方法二:一些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如:2Cu(NO3)22CuO+4NO2↑+O2↑;
方法三:铜等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如: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甲同学采用方法一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向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硝酸并加热,当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之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烧瓶中,发现木条火焰熄灭.由此他们得出“NO2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但马上有同学觉得这样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你觉得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方法二,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加热、夹持仪器未画出)加热Cu(NO32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当红棕色气体进入集气瓶后,带火星的木炭均能复燃,乙组同学由此得出NO2能支持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个实验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为了确认“NO2能否支持燃烧”利用方法三可以制取一瓶较纯净的NO2气体。已知NO2气体剧毒能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那么从气体发生装置制取NO2气体后选择图丙中的装置怎样连接才能制得一瓶符合要求的NO2气体,a→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