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 端通入。
| 空气 | NH3 | CH4 | HCl | O2 |
密度(克/升) | 1.293 | 0.771 | 0.717 | 1.629 | 1.43 |
溶解性 | — | 极易溶 | 难溶 | 极易溶 | 难溶 |

(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 端通入。
几种常见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如下表,根据气体的性质回答:

(1)收集氨气可使用的装置是________ (填编号)。
(2)能用A装置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填名称)。

气体 | 空气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氧气 | 氢气 | 氨气 |
0℃,101千帕时 的密度(克/升) | 1.29 | 1.98 | 2.86 | 1.43 | 0.09 | 0.77 |
20℃,101千帕 时在1体积水中 溶解气体的体积 | | 0.83 | 40 | 0.031 | 0.018 | 680 |
(1)收集氨气可使用的装置是
(2)能用A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实验室中,利用图甲中的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3)小伟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反应)。
①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写出一种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 。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3)小伟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反应)。
①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写出一种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 。
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
B.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
C.使用该装置(集气瓶装满水)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a导管进气 |
D.使用该装置(集气瓶无水)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b导管进气 |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 a 明显鼓起的是 ( )


| 试管内物质 | 胶头滴管内物质 |
A | 氢氧化钠固体 | 水 |
B | 氧化铁 | 稀盐酸 |
C | 氯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D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二氧化硫不仅是造成雾霾的元凶,而且还会造成局部地区的酸雨,某科技兴趣小组以小麦幼叶为实验对象,研究 SO2对植物的危害。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反应可产生SO2气体,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该小组从实验室取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75%硫酸溶液 100克,含硫酸多少克?________
(2)该小组若向制取 0.64g 二氧化硫,至少需要亚硫酸钠多少克?(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________
(3)在实验中,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哪些措施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________。
①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
⑤种植夹竹桃、垂柳、木槿、山茶花、石榴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植物

(1)该小组从实验室取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75%硫酸溶液 100克,含硫酸多少克?________
(2)该小组若向制取 0.64g 二氧化硫,至少需要亚硫酸钠多少克?(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________
(3)在实验中,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哪些措施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________。
①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
⑤种植夹竹桃、垂柳、木槿、山茶花、石榴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