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下而实验过程中错误的一项是()
A.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
B.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
C.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拿到灯光下读数 |
D.当温度计内液面稳定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
小欢同学用排水法测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里加一定量的水,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水的体积为30mL,放入石块后采用仰视读数法读出总体积为50mL,则此石块的体积为()
A.大于20cm3 | B.等于20cm3 | C.小于20cm3 | D.不能确定 |
在上周校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松,则实际值会比测量值()
A.小 | B.大 | C.相等 | D.都有可能 |
轻质碳酸镁(化学式为4MgCO3·Mg(OH)2·4H2O)是制取氧化镁、颜料、油漆、日用化妆品的工业原料。
(制取轻质碳酸镁)工业上可利用工业副产品氢氧化镁悬浮液(含有的硫酸钠等物质均不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采用碳化法制取轻质碳酸镁。
(1)氢氧化镁悬浮液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MgCO3·3H2O沉淀,经过滤、洗涤获得纯净的MgCO3·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最后加热 MgCO3·3H2O分解生成轻质碳酸镁,化学方程式为5MgCO3·3H2O
4MgCO3·Mg(OH)2·4H2O+CO2↑ +10H2O。
(2)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和______,MgCO3·3H2O沉淀的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3滴氯化钡溶液,______,说明已洗净。
(测定轻质碳酸镁的纯度)轻质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并放出热量,关系式为4MgCO3·Mg(OH)2·4H2O~4CO2。如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轻质碳酸镁含量的装置。

(3)检查装置气密性,其中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注入图Ⅱ中,弹簧夹夹紧橡胶管,提升量气管高度形成液差,一段时间后,液差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称量0.25g样品装入试管2,在试管1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向图Ⅱ装置中放入水和油,调节左右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的刻度为10mL;将试管1中稀盐酸加到试管2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待观察试管2中不再产生_____时,读取量气管的刻度为54mL。
(5)读取量气管内最终液面刻度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6)实验中量气管的最佳规格是________mL(填“50”、“100”或“150”)
(7)计算样品中4MgCO3·Mg(OH)2·4H2O的质量分数:______。 ( 已知:4MgCO3·Mg(OH)2·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6,常温下CO2的密度约为2.0g/L,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交流讨论)
(8)图Ⅰ装置橡胶管A的作用是______,图Ⅱ装置食用油的作用是_______;
(9)下列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事项是_______。
A未冷却就读取量气管中液面刻度
B原装置中的空气
C试管1中稀盐酸的体积
(制取轻质碳酸镁)工业上可利用工业副产品氢氧化镁悬浮液(含有的硫酸钠等物质均不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采用碳化法制取轻质碳酸镁。
(1)氢氧化镁悬浮液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MgCO3·3H2O沉淀,经过滤、洗涤获得纯净的MgCO3·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最后加热 MgCO3·3H2O分解生成轻质碳酸镁,化学方程式为5MgCO3·3H2O

(2)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和______,MgCO3·3H2O沉淀的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3滴氯化钡溶液,______,说明已洗净。
(测定轻质碳酸镁的纯度)轻质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并放出热量,关系式为4MgCO3·Mg(OH)2·4H2O~4CO2。如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轻质碳酸镁含量的装置。

(3)检查装置气密性,其中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注入图Ⅱ中,弹簧夹夹紧橡胶管,提升量气管高度形成液差,一段时间后,液差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称量0.25g样品装入试管2,在试管1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向图Ⅱ装置中放入水和油,调节左右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的刻度为10mL;将试管1中稀盐酸加到试管2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待观察试管2中不再产生_____时,读取量气管的刻度为54mL。
(5)读取量气管内最终液面刻度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6)实验中量气管的最佳规格是________mL(填“50”、“100”或“150”)
(7)计算样品中4MgCO3·Mg(OH)2·4H2O的质量分数:______。 ( 已知:4MgCO3·Mg(OH)2·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6,常温下CO2的密度约为2.0g/L,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交流讨论)
(8)图Ⅰ装置橡胶管A的作用是______,图Ⅱ装置食用油的作用是_______;
(9)下列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事项是_______。
A未冷却就读取量气管中液面刻度
B原装置中的空气
C试管1中稀盐酸的体积
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对应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用于配制溶液的仪器是_____ ;
②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_____ ;
③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 ;
④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 。

①用于配制溶液的仪器是
②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
③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④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C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④”或“⑤”)。
(4)利用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再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C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
(4)利用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某同学谷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M的粗细均匀的导线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L/n
D.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第一次正确,第二次偏大,第三次偏小,请问第二次偏大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铜丝绕的太紧了,部分重合 B.铜丝绕的太松了,部分有间隙
C.数圈数时多数了几圈 D.数圈数时少数了几圈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L/n
D.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第一次正确,第二次偏大,第三次偏小,请问第二次偏大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铜丝绕的太紧了,部分重合 B.铜丝绕的太松了,部分有间隙
C.数圈数时多数了几圈 D.数圈数时少数了几圈
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2.7米=2.7×1000=2700毫米 |
B.0.456升=0.456升×1000毫升=456毫升 |
C.0.6千克=0.6×1000克=600克 |
D.23分米3=23分米3×1000=23000厘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