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___。
(2)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研究其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有些固定装置已经省去)。

请回答:
(1)若该气体中含有H2,则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和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A处没有明显现象,由此你能确定气体中CO2是否存在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的PH值
C.闻药品的气味D.检查装置气密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若不慎将稀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微米B.毫米
C.厘米D.米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药品盛放和取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往试管里装粉末时,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入试管口,慢慢竖立试管
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一般应使试剂体积达到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管应该竖直,让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
D.液体试剂,要装在细口瓶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倾到液体
C.浊液过滤D.稀释浓硫酸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没有及时读数
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小组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哪个结构?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________。   
(3)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