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硫酸铵是常用的一种氮肥,现有一种硫酸铵化肥,为测定其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在A、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H4)2SO4+2NaOH=2NH3↑+2H2O+ Na2SO4 2NH3+H2SO4=(NH4)2SO4
(注:反应生成的NH3能被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吸收)

(1)实验过程中,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方案评价:根据右图实验设计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
(NH4)2SO4+2NaOH=2NH3↑+2H2O+ Na2SO4 2NH3+H2SO4=(NH4)2SO4
(注:反应生成的NH3能被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吸收)

(1)实验过程中,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方案评价:根据右图实验设计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
广西有大量的石灰石,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方案I:①称取石灰石样品10g ②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然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04 g。
方案Ⅱ:①称取石灰石样品l0g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碳酸钙全部溶解
③用导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过量) ④将步骤③中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8.8 g。
根据上述回答问题:
某同学根据方案I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为X,则

x=10.78g CaCO3%=
×100%=107.8%
(1)在方案I中冷却剩余固体为什么要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进行?________
(2)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正确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过对两个方案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计算可知,方案Ⅱ计算得出的碳酸钙质量分数要比方案I低,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提示:可以从求杂质的角度来分析)_______
方案I:①称取石灰石样品10g ②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然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04 g。
方案Ⅱ:①称取石灰石样品l0g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碳酸钙全部溶解
③用导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过量) ④将步骤③中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8.8 g。
根据上述回答问题:
某同学根据方案I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为X,则

x=10.78g CaCO3%=

(1)在方案I中冷却剩余固体为什么要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进行?________
(2)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正确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过对两个方案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计算可知,方案Ⅱ计算得出的碳酸钙质量分数要比方案I低,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 生成的二氧化碳有部分溶于水 ![]() | B. 导管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未排出 |
C. 生成的沉淀没有充分干燥 ![]() | D. 稀盐酸不足 |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把固体氢氧化钠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
B.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立即取出与比色卡对照 |
C.为了不浪费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D.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
在做《物质的溶解》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四个实验操作中( )
①
取液时挤入空气 ②
稀释浓硫酸
③
测溶液的pH值 ④
水的量取
①


③


A.只有一个有错 | B.两个有错 |
C.三个有错 | D.全部有错 |
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80m1的氧气,请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按气体导出的顺序连接导管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重要作用。资料显示银、氯化铁、氧化铜也可以代替二氧化锰来做催化剂,乙同学想研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快慢与催化剂种类的关系,请你结合老师的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之后的其他步骤。(老师建议:每组实验选择15%的过氧化氢溶液10m1,银、氯化铁、氧化铜、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不宜超过2克。)
步骤1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
_________。

(1)甲同学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80m1的氧气,请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按气体导出的顺序连接导管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重要作用。资料显示银、氯化铁、氧化铜也可以代替二氧化锰来做催化剂,乙同学想研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快慢与催化剂种类的关系,请你结合老师的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之后的其他步骤。(老师建议:每组实验选择15%的过氧化氢溶液10m1,银、氯化铁、氧化铜、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不宜超过2克。)
步骤1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
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随受到的浮力的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在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5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_ (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确,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5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_ (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确,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