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广西有大量的石灰石,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方案I:①称取石灰石样品10g  ②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然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04 g。
方案Ⅱ:①称取石灰石样品l0g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碳酸钙全部溶解
③用导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过量) ④将步骤③中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8.8 g。
根据上述回答问题:
某同学根据方案I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为X,则

x=10.78g   CaCO3%= ×100%=107.8%
(1)在方案I中冷却剩余固体为什么要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进行?________
(2)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正确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过对两个方案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计算可知,方案Ⅱ计算得出的碳酸钙质量分数要比方案I低,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 生成的二氧化碳有部分溶于水   B. 导管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未排出
C. 生成的沉淀没有充分干燥 D. 稀盐酸不足
(4)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提示:可以从求杂质的角度来分析)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4 09:4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对“NO2能否支持燃烧”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发现了以下三种化学变化可制得NO2气体:
方法一:浓硝酸受热分解:4HNO3(浓)4NO2↑+2H2O+O2↑;
方法二:一些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如:2Cu(NO3)22CuO+4NO2↑+O2↑;
方法三:铜等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如: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甲同学采用方法一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向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硝酸并加热,当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之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烧瓶中,发现木条火焰熄灭.由此他们得出“NO2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但马上有同学觉得这样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你觉得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方法二,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加热、夹持仪器未画出)加热Cu(NO32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当红棕色气体进入集气瓶后,带火星的木炭均能复燃,乙组同学由此得出NO2能支持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个实验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为了确认“NO2能否支持燃烧”利用方法三可以制取一瓶较纯净的NO2气体。已知NO2气体剧毒能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那么从气体发生装置制取NO2气体后选择图丙中的装置怎样连接才能制得一瓶符合要求的NO2气体,a→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