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1)如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_____)
(2) 如图乙是小科用体温计为小敏正确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小敏的体温为_____。

A.5.3cm | B.5.25cm | C.3.25cm | D.3.3cm |


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____;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____;
(4)蒸发溶剂时,未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
(1)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____;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____;
(4)蒸发溶剂时,未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
(1)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如下:①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S1;②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③计算物体面积S =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 6.0 平方厘米,则小芳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 6.0 平方厘米,则小芳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________。

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4________;
(2)一间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大约是200________。
(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4________;
(2)一间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大约是200________。
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________,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________。然后用直尺量一量,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________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 B测量时误差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 |
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
G 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A.风是怎样形成的 |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
C.为什么会打雷 |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
F.水为什么会结冰 |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丙所示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1)图甲中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丙所示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1关闭、K2打开、塞子塞紧时,若M中的水不能流下则装置气密性好 |
B.M中盛放双氧水,N中盛放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 |
C.M中盛放稀盐酸,N中盛放块状大理石,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
D.N中储满气体时,将水不断由M注入N中,即可将气体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