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 B.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C.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 |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桌面上 |
以下关于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工具最小刻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接近真实值,但一定不会和真实值相等 |
B.所有测量工具都具有零刻度和量程,使用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
C.体温计的玻璃管特别细,所以用前需要甩一甩 |
D.所有的测量都是越精确越好,因此估测是没有意义的 |
图甲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此温度计周围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王同学据此性质也制成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丙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可知“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他们决定对此性质进行探究,于是把多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如图所示,观察到只有少量水压入瓶中。请回答:

(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其原因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油法(CO2气体不能溶于油中)各收集满2瓶CO2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如下:
针对表格数据,请分析同学们“观察到只有少量水压入瓶中”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同学们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共收集了550毫升的CO2气体,已知CO2气体密度约为2克/升,则实验时至少消耗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____

(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其原因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油法(CO2气体不能溶于油中)各收集满2瓶CO2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如下:
气体样本 | 1 | 2 | 3 | 4 |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油法 | 排油法 |
2小时压入的水量 | 13.7% | 15.0% | 15.3% | 15.1% |
24小时压入的水量 | 35.7% | 56.3% | 94.2% | 93.6% |
针对表格数据,请分析同学们“观察到只有少量水压入瓶中”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同学们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共收集了550毫升的CO2气体,已知CO2气体密度约为2克/升,则实验时至少消耗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____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郎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
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甲同学的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
(4)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一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
(5)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二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郎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
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甲同学的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读数均正确 |
(5)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二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实验室常用饱和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 |
B.装置中B部分的作用是冷凝气体 |
C.反应到一定程度,应移去酒精灯,以防止反应物温度过高而冲出 |
D.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纯净的氮气 |
某科学研究小组利用如图仪器进行有关
的探究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c接_____ .(提示:挥发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2)研究小组的同学将
通入装置
中,加热使钠燃烧,充分反映后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 。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c接
(2)研究小组的同学将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量筒内原有75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一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81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A.6厘米3 | B.0.6分米3 | C.12分米3 | D.12厘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