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
- 类比推理
- 演绎推理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数学归纳法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庙会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又称“庙市”或 “节场”.庙会大多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庙会上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砸金蛋”(游玩者每次砸碎一颗金蛋,如果有奖品,则“中奖”).今年春节期间,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相约来到某庙会,每人均获得砸一颗金蛋的机会.游戏开始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游戏中奖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如下:
甲说:“我或乙能中奖”; 乙说:“丁能中奖”;
丙说:“我或乙能中奖”; 丁说:“甲不能中奖”.
游戏结束后,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中奖,且只有一位同学的预测结果是正确的,则中奖的同学是( )

甲说:“我或乙能中奖”; 乙说:“丁能中奖”;
丙说:“我或乙能中奖”; 丁说:“甲不能中奖”.
游戏结束后,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中奖,且只有一位同学的预测结果是正确的,则中奖的同学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已知“正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边相切,切点是各边的中点”,类比之可以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各面相切,切点是( )
A.各面内某边的中点 | B.各面内某条中线的中点 |
C.各面内某条高的三等分点 | D.各面内某条角平分线的四等分点 |
周末,某高校一学生宿舍甲乙丙丁思维同学正在做四件事情,看书、写信、听音乐、玩游戏,下面是关于他们各自所做事情的一些判断:
①甲不在看书,也不在写信;
②乙不在写信,也不在听音乐;
③如果甲不在听音乐,那么丁也不在写信;
④丙不在看书,也不写信.
已知这些判断都是正确的的,依据以上判断,请问乙同学正在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
①甲不在看书,也不在写信;
②乙不在写信,也不在听音乐;
③如果甲不在听音乐,那么丁也不在写信;
④丙不在看书,也不写信.
已知这些判断都是正确的的,依据以上判断,请问乙同学正在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
国庆期间,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人中恰有一人到香港旅游.小张说:“小王、小李、小赵三人中有一人去了香港旅游”;小王说:“小李去了香港旅游”;小李说:“去香港旅游的是小张和小王中的一个人”;小赵说:“小王说的是对的”.若这四人中恰有两人说的是对的,则去香港旅游的是
A.小张 | B.小王 |
C.小李 | D.小赵 |
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bn}中,若Tn是数列{bn}的前n项积,则有
,
,
也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4100;类比上述结论,相应地,在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an}中,若Sn是{an}的前n项和,则有一相应的等差数列,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
在△ABC中,射影定理可表示为a=b·cosC+c·cosB.其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类比上述定理.写出对空间四面体性质的猜想.
如图,
,
,
三个开关控制着
,
,
,
号四盏灯.若开关
控制着
,
,
号灯(即按一下开关
,
,
,
号灯亮,再按一下开关
,
,
,
号灯熄灭),同样,开关
控制着
,
,
号灯,开关
控制着
,
,
号灯.开始时,四盏灯都亮着,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要按开关![]() ![]() |
B.只需要按开关![]() ![]() |
C.按开关![]() ![]() ![]() |
D.按开关![]() ![]() ![]() |
对于等差数列有如下性质:若数列
是等差数列,
,则数列
也为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
是等比数列,且
,当
__________时,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







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原意是指《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是将几寸长的小竹棍摆在平面上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图,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计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百位,万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用横式表示,以此类推,例如
用算筹表示就是
,则
用算筹表示为( )





A.![]() | B.![]() |
C.![]() | D.![]() |
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数列A:a1,a2,…,an,定义变换T1,T1将数列A变换成数列T1(A):n,a1-1,a2-1,…,an-1.对于每项均是非负整数的数列B:b1,b2,…,bm,定义变换T2,T2将数列B各项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去掉所有为零的项,得到数列T2(B).又定义S(B)=2(b1+2b2+…+mbm)+
+
+…+
.设A0是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令Ak+1=T2(T1(Ak))(k=0,1,2,…).
(1)如果数列A0为2,6,4,8,写出数列A1,A2;
(2)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有穷数列A,证明:S(T1(A))=S(A);
(3)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A0,存在正整数K,当k≥K时,S(Ak+1)=S(Ak).



(1)如果数列A0为2,6,4,8,写出数列A1,A2;
(2)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有穷数列A,证明:S(T1(A))=S(A);
(3)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A0,存在正整数K,当k≥K时,S(Ak+1)=S(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