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8 6 7 8 6 5 9 10 4 7
乙:6 7 7 8 6 7 8 7 9 5
(1) 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 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
根据数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谁的射击水平较稳定
甲:8 6 7 8 6 5 9 10 4 7
乙:6 7 7 8 6 7 8 7 9 5
(1) 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 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
根据数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谁的射击水平较稳定
为了了解某校高中部学生的体能情况,体育组决定抽样三个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并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是5.
(Ⅰ)求第四小组的频率和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
(Ⅱ)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几小组内?
(Ⅲ)参加这次测试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为优秀,试估计该校此年级跳绳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
(Ⅰ)求第四小组的频率和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
(Ⅱ)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几小组内?
(Ⅲ)参加这次测试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为优秀,试估计该校此年级跳绳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

某大学为调查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同龄大学生的身高差异,从2011级的年龄在18~19岁之间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大学生各10名,测量他们的身高,量出的身高如下:(单位:cm)
南方:158,170,166,169,180,175,171,176,162,163;
北方:183,173,169,163,179,171,157,175,178,166;
(Ⅰ)根据抽测结果,画出茎叶图,并根据你画的茎叶图,对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大学生的身高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
(Ⅱ)若将样本频率视为总体的概率,现从来自南方的身高不低于170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同学,求其中恰有两名同学的身高低于175的概率.
南方:158,170,166,169,180,175,171,176,162,163;
北方:183,173,169,163,179,171,157,175,178,166;
(Ⅰ)根据抽测结果,画出茎叶图,并根据你画的茎叶图,对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大学生的身高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
(Ⅱ)若将样本频率视为总体的概率,现从来自南方的身高不低于170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同学,求其中恰有两名同学的身高低于175的概率.
根据下面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A.12.5,12.5 | B.13,12.5 | C.12.5,13 | D.14,12.5 |
为了研究某高校大学新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进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前4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比数列
的前4项,后6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差数列
的前6项.

(Ⅰ)求等比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求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Ⅲ)若规定视力低于5.0的学生属于近视学生,试估计该校新生的近视率
的大小.



(Ⅰ)求等比数列

(Ⅱ)求等差数列

(Ⅲ)若规定视力低于5.0的学生属于近视学生,试估计该校新生的近视率

某化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min抽取一包产品,称其重量,用茎叶图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
(1)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估计哪个车间的产品平均重量较高,哪个车间比较稳定?
(1)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估计哪个车间的产品平均重量较高,哪个车间比较稳定?

为了解学生升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

(Ⅰ)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
(Ⅱ)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
(Ⅲ)从样本中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女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70~18cm之间的概率.
某班t名学生在2011年某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80分与130分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80,90);第二组[90,100)…第五组[120,130],下表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表:
(Ⅰ)求t及分布表中x,y,z的值;
(Ⅱ)设m,n是从第一组或第五组中任意抽取的两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求事件 “|m—n|≤10”的概率.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80,90) | x | 0.04 |
[90,100) | 9 | y |
[100,110) | z | 0.38 |
[110,120) | 17 | 0.34 |
[120,130] | 3 | 0.06 |
(Ⅰ)求t及分布表中x,y,z的值;
(Ⅱ)设m,n是从第一组或第五组中任意抽取的两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求事件 “|m—n|≤10”的概率.
在参加市里主办的科技知识竞赛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了40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这40名学生的成绩全部在40分至100分之间,现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6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40分且小于50分;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第六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且小于等于100分,据此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选取的40名学生中,

( I )求成绩在区间[80,90)内的学生人数;
(Ⅱ)从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2名学生,求至少有1名学生成绩在区间[90,100] 内的概率.

( I )求成绩在区间[80,90)内的学生人数;
(Ⅱ)从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2名学生,求至少有1名学生成绩在区间[90,100] 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