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有关部门要了解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在学校的普及情况,命制了一份有10道题的问卷到各学校做问卷调查.某中学A、B两个班各被随机抽取5名学生接受问卷调查,A班5名学生得分为:5、8、9、9、9,B班5名学生得分为:6、7、8、9、10.
(1)请你判断A、B两个班中哪个班的问卷得分要稳定一些,并说明你的理由;
(2)求如果把B班5名学生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并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中抽取样本容量为2的样本,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1的概率.
(1)请你判断A、B两个班中哪个班的问卷得分要稳定一些,并说明你的理由;
(2)求如果把B班5名学生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并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中抽取样本容量为2的样本,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1的概率.
为了解某品种一批树苗生长情况,在该批树苗中随机抽取了容量为120的样本,测量树苗高度(单位:cm),经统计,其高度均在区间[19,31]内,将其按[19,21),[21,23),[23,25),[25,27),[27,29),[29,31]分成6组,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高度为27 cm及以上的树苗为优质树苗.

(1)求图中a的值;
(2)已知所抽取的这120棵树苗来自于A,B两个试验区,部分数据如下列联表:
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优质树苗与A,B两个试验区有关系,并说明理由;
(3)用样本估计总体,若从这批树苗中随机抽取4棵,其中优质树苗的棵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参考公式:
,其中
.)

(1)求图中a的值;
(2)已知所抽取的这120棵树苗来自于A,B两个试验区,部分数据如下列联表:
| A试验区 | B试验区 | 合计 |
优质树苗 | | 20 | |
非优质树苗 | 60 | | |
合计 | | | |
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优质树苗与A,B两个试验区有关系,并说明理由;
(3)用样本估计总体,若从这批树苗中随机抽取4棵,其中优质树苗的棵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 |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参考公式:


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10株树苗的高度,其茎叶图如图所示.根据茎叶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种树苗的高度的中位数大于乙种树苗高度的中位数,且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 |
B.甲种树苗高度的中位数大于乙种树苗高度的中位数,但乙种树苗比甲种树苗长得整齐 |
C.乙种树苗的高度的中位数大于甲种树苗高度的中位数,且乙种树苗比甲种树苗长得整齐 |
D.乙种树苗的高度的中位数大于甲种树苗高度的中位数,但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 |
某食品厂为了检查甲乙两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随机在这两条流水线上各抽取40件产品作为样本称出它们的质量(单位:克),质量值落在(495,510]的产品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表是甲流水线样本频数分布表,图是乙流水线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

表甲流水线样本频数分布表
(1)若以频率作为概率,试估计从两条流水线分别任取1件产品,该产品恰好是合格品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由以上统计数据作出2×2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产品的包装质量与两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选择有关”
χ2

表甲流水线样本频数分布表
产品质量/克 | 频数 |
(490,495] | 6 |
(495,500] | 8 |
(500,505] | 14 |
(505,510] | 8 |
(510,515] | 4 |
(1)若以频率作为概率,试估计从两条流水线分别任取1件产品,该产品恰好是合格品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由以上统计数据作出2×2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产品的包装质量与两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选择有关”
χ2

| 甲流水线 | 乙流水线 | 总计 |
合格品 | | | |
不合格品 | | | |
总计 | | | |
某次歌唱比赛中,7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分别为83,91,91,94,94,95,96,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为( )
A.94 | B.93 | C.92 | D.91 |
将容量为n的样本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 。
下面给出四种说法:
①设
、
、
分别表示数据15、17、14、10、15、17、17、16、14、12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则
;
②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示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越强;
③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组距;
④线性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中心点
.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 .
①设




②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

③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组距;
④线性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中心点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2014·长春模拟)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表:
(1)画出茎叶图.
(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更合适?
甲 | 27 | 38 | 30 | 37 | 35 | 31 |
乙 | 33 | 29 | 38 | 34 | 28 | 36 |
(1)画出茎叶图.
(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更合适?
为了了解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抽取了某班60名学生,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已知从左到右各长方形高的比为
,则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
之间的学生人数是( )




A.32 | B.27 | C.24 | D.33 |
2019年4月,甲乙两校的学生参加了某考试机构举行的大联考,现从这两校参加考试的学生数学成绩在100分及以上的试卷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各抽取了20份试卷,并将这40份试卷的得分制作成如下的茎叶图.

(1)试通过茎叶图比较这40份试卷的两校学生数学成绩的中位数;
(2)若把数学成绩不低于135分的记作数学成绩优秀,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判断是否有90
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在100分及以上的学生中数学成绩是否优秀与所在学校有关;
(3)若从这40名学生中选取数学成绩在
的学生,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甲乙两校中抽取5人,再从这5人中随机抽取3人分析其失分原因,求这3人中恰有2人是乙校学生的概率.
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
,其中
.

(1)试通过茎叶图比较这40份试卷的两校学生数学成绩的中位数;
(2)若把数学成绩不低于135分的记作数学成绩优秀,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判断是否有90

(3)若从这40名学生中选取数学成绩在

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


![]() |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0.001 |
![]()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1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