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到23日在中国广东举行,为了搞好接待工作,组委会在某学院招募了12名男志愿者和18名女志愿者.将这30名志愿者的身高编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单位:cm):

若身高在175cm以上(包括175cm)定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以下(不包括175cm)定义为“非高个子”,且只有“女高个子”才担任“礼仪小姐”.若从所有“高个子”中选3名志愿者,用
表示所选志愿者中能担任“礼仪小姐”的人数,则
的数学期望是________ .

若身高在175cm以上(包括175cm)定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以下(不包括175cm)定义为“非高个子”,且只有“女高个子”才担任“礼仪小姐”.若从所有“高个子”中选3名志愿者,用


某校为了解高三男生的身体状况,检测了全部480名高三男生的体重(单位㎏).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0,75]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则体重小于60㎏的高三男生人数为_______ 

为了解某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200名授课教师中抽取20名教师,调查了他们上学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次数,结果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据此可估计该校上学期200名教师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次数在[15,25)内的人数为________ .

据此可估计该校上学期200名教师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次数在[15,25)内的人数为
某电视台为了宣传某沿江城市经济崛起的情况,特举办了一期有奖知识问答活动,活动对
岁的人群随机抽取
人回答问题“沿江城市带包括哪几个城市”,统计数据结果如下表:

(1)分别求出
、
、
的值;
(2)若以表中的频率近似看作各年龄组正确回答问题的概率,规定年龄在
内回答正确的得奖金
元,年龄在
内回答正确的得奖金
元.主持人随机请一家庭的两个成员(父亲
岁,孩子
岁)回答正确,求该家庭获得奖金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两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相互独立).


组数 | 分组 | 回答正确人数 | 占本组的频率 |
第![]() | ![]() | ![]() | ![]() |
第![]() | ![]() | ![]() | ![]() |
第![]() | ![]() | ![]() | ![]() |

(1)分别求出



(2)若以表中的频率近似看作各年龄组正确回答问题的概率,规定年龄在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样本容量为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
内的频数为______;数据落在
内的概率约为__________.




如图所示茎叶图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7位评委给参加最后决赛的两位选手甲、乙评定的成绩,程序框图用来编写程序统计每位选手的成绩(各评委所给有效分数的平均值),试根据下面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茎叶图,乙选手的成绩中,中位数是 ,众数是 .
2)在程序框图中,用
表示评委人数,用
表示选手的最后成绩(各评委所给有效分数的平均值)那么图中① ②处分别为 , ;“
”的含义 .
3)根据程序框图,甲的最后成绩是 ;乙的最后成绩是 .

1)根据茎叶图,乙选手的成绩中,中位数是 ,众数是 .
2)在程序框图中,用



3)根据程序框图,甲的最后成绩是 ;乙的最后成绩是 .


“毒奶粉”事件引起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某市工商质检局抽派甲、乙两个食品质量检查组到管辖区域内的商店进行食品质量检查。如图表示甲、乙两个检查组每天检查到的食品品种数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个检查组每天检查到的食品种数的中位数的和是( )


A.56 | B.57 | C.58 | D.59 |
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视力情况,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该校的A,B两班中各抽5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检测的数据如下:
A班5名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4.3,5.1,4.6,4.1,4.9.
B班5名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5.1,4.9,4.0,4.0,4.5.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个班的学生视力较好?
(2)由数据判断哪个班的5名学生视力方差较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3)现从A班的上述5名学生中随机选取3名学生,用X表示其中视力大于4.6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A班5名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4.3,5.1,4.6,4.1,4.9.
B班5名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5.1,4.9,4.0,4.0,4.5.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个班的学生视力较好?
(2)由数据判断哪个班的5名学生视力方差较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3)现从A班的上述5名学生中随机选取3名学生,用X表示其中视力大于4.6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图1是根据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80分以上为优秀,根据图形信息可知:这次考试的优秀率为 (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