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小题2】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别房太尉墓
杜 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①房太尉: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载,为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②谢傅:指晋代谢安。他在面对符坚率百万大军征讨时,还在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③徐君:典出《说苑》: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小题1】诗歌的尾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登高》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说说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唐代宗这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专权,莫有至者。②羽书: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D.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E.“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2)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故国平居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二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以两诗的写景句为例,简析李诗和杜诗意境风格的异同。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登高)中“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两种情怀的?
当前题号:7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没有运用到的表现手法为(  )
A.欲扬先抑B.寓情于景
C.以静衬动D.虚实结合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村[注]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颊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绘草堂周围的环境,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B.“长夏江村事事幽”的“幽”字,既写环境的宁静清幽,又表现日子悠长,诗人悠然闲适。
C.颈联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但十分温馨,传达出一种普通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D.中间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
(2)杜甫在自道其作诗的甘苦时说“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这首诗的“转凄凉”体现在何处?试进行解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蜀相》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寻找诸葛武侯祠。
B.颔联写了作者到达诸葛武侯祠后的所见所闻,碧草自绿,黄鹂空叫,无人观赏,无人聆听,以乐景写哀情,突出了祠堂的空寂,表现出一种寂寞的情感。
C.颈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雄才大略,表现了作者对其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赞颂。
D.尾联表达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叙议结合,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