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注]①《月夜》:为安史之乱后,诗人困居长安时所作。②虚幌:透明的轻薄的帷幔。

(1)两首诗都写到了“月”,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请做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赏析。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首诗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图景与全诗感情很不协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晚年怎样的生活状况和心态?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五言绝句或五绝)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 邻 
杜甫(唐)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诗歌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        的隐士。
【小题2】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形象的。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应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两题。
春夜喜雨     春 雨
杜 甫 周邦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题1】杜甫,字 ,唐代诗人。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他的诗被人称为
【小题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杜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周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1)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古诗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首联或颔联。
【小题2】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梦李白·其而①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至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梦李白》共两首,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此时的杜甫,闲居蜀中。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开篇“浮云”二句,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常用的比兴手法,以此喻李白的漂游不定。
B.“三夜”两句从频梦叙起,是诗人推己及人,从对方设想,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
C.诗歌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塑造了李白的真实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D.诗人因担心李白遭遇不测,故语多凄惨,忧思深重,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让人心碎。
E. 诗歌以诗人自我为中心,哀叹李白的同时也是哀叹自己,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怨怒和对社会的担忧。
【小题2】清人蒲起龙评论此诗:“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请结合情节和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