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春秋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 隋唐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品有短篇小说《悲惨世界》,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 |
B.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雷雨》。 |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
D.《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浸礼会牧师,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后遇刺身亡。 |
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
A.白居易、杨贵妃 | B.李商隐、武则天 |
C.李贺、嫦娥 | D.杜甫、王昭君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由于杜甫与他诗风相近,人们并称他们为“李杜”。 |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
韩愈,字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出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等散文的写作理论,与柳宗元共同倡导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号称“李杜”,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李白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