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描述凭借天险蜀道易守难攻的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能够充分体会琵琶乐曲中的情感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1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唐)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
B.本诗首联中的“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意丰富,给人想象空间。
C.颔联“闻道”“更言”两词有不确定之意,表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
D.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E.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是四联八句,也可以是四句,也可以多于八句。
【小题2】本诗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台城 台城
刘禹锡 韦庄
台城六代竞豪华, 江雨霏霏江草齐,
结绮临春事最奢。 六朝如梦鸟空啼。
万户千门成野草, 无情最是台城柳,
只缘一曲《后庭花》。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②六代:即六朝,指在300年间先后在建康建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③结绮临春:为陈后主修建的两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④后庭花:歌曲名,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思想情感的不同之处。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①此时诗人谪居岳州,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因友人入朝由衷高兴,故毫无凄婉之意。
B.“孤峰”虽不说是诗人自譬,但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见人之孤,有意无意中
当有此一层意。
C.“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
E. 尾句写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暗合上句“不可接”,诗人心潮自是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
【小题2】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无一字直接提到送别,诗人的送别意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B.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C.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D.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绍之父嵇康,和阮籍、山涛、向秀等七人被称为“建安七子”,他们崇尚老庄哲学,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派遣苦闷的心情。
B.起家,谓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晋书·杜预传》:“文帝嗣立,预尚帝妹高陆公主,起家拜尚书郎。”“起家”一词,当属此意。
C.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给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缪”属恶谥,有“奸诈”之意,如秦桧的谥号缪丑。
D.唐是唐尧,这不是指后来的唐朝,而是尧帝的唐,因为尧帝叫陶唐氏;虞就是有虞氏,也就是舜;唐虞是指帝尧、帝舜这两位皇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绍身世坎坷,颇有才能。他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涛选拔官员时向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
B.嵇绍坚持原则,敢于直言。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因为嵇绍对太常所定谥号坚决不从,朝廷惧怕他而不得不改谥。
C.嵇绍面对权势,刚直不屈。董艾怂恿齐王冏让嵇绍弹奏音乐,侍候的人呈上琴,嵇绍推辞不接受,认为身居官位,身穿朝服,不可以做伶人之事。齐王冏非常惭愧。
D.嵇绍忠心护主,皇帝感念。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后,皇帝交代衣服上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
(2)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①此诗大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做华州司功参军时所作,时值安史之乱。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八,是处士的排行。②参(shēn)商,二星名。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意即今晚是如此的难得,能够和自己的旧友相逢,挑灯共叙衷情。
B.“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意在勉励友人勿蹉跎岁月,要趁着年轻奋发进取,成就一番事业。
C.“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意即友人的子女和顺地敬重他们父亲的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D.“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意即雨夜割来的春韭新鲜嫩长,刚烧好的黄粱掺米饭喷喷香。
【小题2】前人评此诗:“全诗无句不关人情之至”。作者写事如在眼前,写情亲切深挚。请阅读全诗,分条列举作者表达了哪些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1
刘长卿2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1. 贾谊: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文学家,少年得志,深受文帝倚重,破格提拔,后因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33岁便英年早逝。2. 刘长卿: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年进士,仕途坎坷,于肃宗和代宗两朝先后遭受贬谪。此诗作于他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之时。
【小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栖迟”是指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里形容贾谊遭受贬谪之后怅然落魄,漂泊失意的情状。
B.“楚客”既指贾谊,也包括作者与别的凭吊之人,体现出人们对于贾谊悲剧人生感同身受的同情。
C.颈联由贾谊被贬,联想到自身的境况。“湘水无情吊岂知”用比喻手法,感叹我在这里凭吊贾谊,天下人不能理解我的用心。
D.尾句表面怜君,同时也是自怜,是说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弦外之音是你我均无罪却遭贬,可悲可叹啊!
【小题2】下列关于贾谊的诗句,与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为接近的一组是(  )
A.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B.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王安石《贾生》)
C.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咏贾谊》)
D.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戴叔伦《过贾谊宅》)
【小题3】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摹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4】颔联中,“秋草”、“寒林”、“斜日”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秋日图。通过描摹景物表达情感,是创作诗词的经典方式。请从“西风”“流水”“烟雨”“青草”“海棠”“杨柳”“庭院”“候馆”“秋千”“扁舟”“鸿雁”“蟋蟀”中任选五个,用一段话描绘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2)简要分析“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这两联的作用。
(3)有人说这首诗有东晋陶渊明诗歌的影子,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从军行》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了苦战的场面?
(2)《并州路》一诗中,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两首诗同为边塞诗,但结句抒发情感的方式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初唐四杰的领军人物。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B.张若虚的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中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C.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杜甫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D.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