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台城 台城
刘禹锡 韦庄
台城六代竞豪华, 江雨霏霏江草齐,
结绮临春事最奢。 六朝如梦鸟空啼。
万户千门成野草, 无情最是台城柳,
只缘一曲《后庭花》。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②六代:即六朝,指在300年间先后在建康建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③结绮临春:为陈后主修建的两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④后庭花:歌曲名,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思想情感的不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10 12:2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乌衣巷①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①乌衣巷: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两首绝句都是怀古诗,都寄寓着诗人对人对事变迁、昔盛今衰的历史慨叹。细味李诗,还有一层对越王得意骄奢,不知盛衰无常的嘲讽。
B.李诗先以浓墨绘昔日之盛,渲染胜利者的喜悦骄傲和宫中的繁盛欢乐,最后以一句“只今惟有鹧鸪飞”将其抹倒,笔锋逆转,写尽今日的凄凉。
C.李诗的二、三句分写战士还家和越王回宫。“尽锦衣”见赏赐丰厚,“满春殿”记破吴的季节。
D.怀古诗惯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但刘诗不落窠臼,写出了新意,诗人集中笔墨写今日乌衣巷之衰败寂寥,因而没有今昔对比的效果。
E. 刘诗的最后两句中,“旧时”二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二字,又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个中寄寓着诗人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小题2】请赏析刘诗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两句之妙。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塞山怀古①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虽有过比较统一的局面,但此诗创作时又出现了割据局面,刘禹锡由菱州(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写了这首诗。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叙写史实,状摹实景,抒发诗人胸中真情。把史、景、情完美融合,营造出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之感。
B.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对比出一方势如破竹,另一方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C.“一片降幡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东吴末帝孙皓虽命人铁索横江拦截晋船,但仍免不了立于石头上举白旗的结局。
D.“山形依旧枕寒流”,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的感慨。
E.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获之中,诗人四海为家,难免生漂泊之感。
【小题2】这是一首怀古诗,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与内容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