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1,若点
是线段
上的动点(
不与
,
重合),分别以
、
为边向线段
的同一侧作等边
和等边
.

(1)图1中,连接
、
,相交于点
,设
,那么
;
(2)如图2,若点
固定,将
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
),此时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1)图1中,连接






(2)如图2,若点





(引例)
如图1,点A、B、D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直线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BDE,BA=BC,BE=BD,连接AE、CD.则AE与CD的关系是 .

(模型建立)
如图2,在△ABC和△BDE中,BA=BC,BE=BD,∠ABC=∠DBE=α,连接AE、CD相交于点H.求证:①AE=CD;②∠AHC=α.
(拓展应用)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DC=90°,BD=CD,∠BAD=45°.若AB=3,AD=4,求AC2的值.
如图1,点A、B、D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直线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BDE,BA=BC,BE=BD,连接AE、CD.则AE与CD的关系是 .

(模型建立)
如图2,在△ABC和△BDE中,BA=BC,BE=BD,∠ABC=∠DBE=α,连接AE、CD相交于点H.求证:①AE=CD;②∠AHC=α.
(拓展应用)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DC=90°,BD=CD,∠BAD=45°.若AB=3,AD=4,求AC2的值.
在△ABC中,AB、AC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边于点M、N.

(1)如图①,若BM2+CN2=MN2,则∠BAC= °;
(2)如图②,∠ABC的平分线BP和AC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PH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H,若AB=4,CB=10,求AH的长.

(1)如图①,若BM2+CN2=MN2,则∠BAC= °;
(2)如图②,∠ABC的平分线BP和AC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PH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H,若AB=4,CB=10,求AH的长.
下面是胡老师带领学生,探究SSA是否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请完成下列填空.

如图:已知
,在
和
中,
________,(公共边),
,( ),
,( ),则
和
满足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即满足________________,很显然:
________
,(填“全等于”或“不全等于”)下结论:SSA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已知










如图,过点B,D分别向线段AE作垂线段BQ和DF,点Q和F是垂足,连结AB,DE,BD,BD交AE于点C,且AB=DE,AF=EQ.

(1)求证:△ABQ≌△EDF;
(2)求证:C是BD的中点.

(1)求证:△ABQ≌△EDF;
(2)求证:C是BD的中点.
如图,已知CE⊥AB于E,BF⊥AC于F,BF交CE于D点,且AB=A

A. (1) 求证:△ABF≌△AC | B. (2) 求证:A点在∠EDF的平分线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