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已知如图①Rt△ABC和Rt△EDC中,∠ACB=∠ECD=90°,A,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N,F分别为AB,ED,AD的中点,∠B=∠EDC=45°,
(1)求证MF=NF
(2)当∠B=∠EDC=30°,A,C,D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②,图③这两种情况时,请猜想线段MF,N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1)求证MF=NF
(2)当∠B=∠EDC=30°,A,C,D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②,图③这两种情况时,请猜想线段MF,N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BE=CF,AF与DE相交于点O,CG⊥DE,垂足为

A.,求证:AD![]() |

(提出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P,PA=3,PB=4,PC=5.求∠APB的度数?小明提供了如下思路:
如图2,将△APC绕A点顺时针旋转60°至△AP'B ,则AP'=AP=3,P'C=PB=4,∠P'AC=∠PAB ,所以∠P'AC+∠CAP=∠PAC+∠BAP ,即∠P'AP=∠BAC=60° ,所以△AP'P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P'P=60° ,
……按照小明的解题思路,
易求得∠APB= ;

(尝试应用)
如图3,在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P,PA=6,PB=10,PC=8.求∠APC的度数?
(解决问题)
如图4,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b(b>0),在第一象限内一点P,满足PB:PO:PA=1:2:3,则∠BPO= 度(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2,将△APC绕A点顺时针旋转60°至△AP'B ,则AP'=AP=3,P'C=PB=4,∠P'AC=∠PAB ,所以∠P'AC+∠CAP=∠PAC+∠BAP ,即∠P'AP=∠BAC=60° ,所以△AP'P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P'P=60° ,
……按照小明的解题思路,
易求得∠APB= ;

(尝试应用)
如图3,在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P,PA=6,PB=10,PC=8.求∠APC的度数?
(解决问题)
如图4,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b(b>0),在第一象限内一点P,满足PB:PO:PA=1:2:3,则∠BPO= 度(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已知△ABC.

(1)用圆规和直尺作∠A的平分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证明).
(2)在(1)的条件下,E是AB边上一点,连结DE,若∠AED=∠C.求证:AC=AE.

(1)用圆规和直尺作∠A的平分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证明).
(2)在(1)的条件下,E是AB边上一点,连结DE,若∠AED=∠C.求证:AC=AE.
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l上,从另两个顶点A、B分别作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A. (1)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若DE=a,求直角梯形DABE的面积. |

如图,等腰直角△ABC中,∠C=90°,AC=BC=
,E、F为边AC、BC上的两个动点,且CF=AE,连接BE、AF,则BE+AF的最小值为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