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A(-t,0)、B(0,t),其中t>0,点C为OA上一点,OD⊥BC于点D,且∠BCO=45°+∠COD
(1) 求证:BC平分∠ABO
(2) 求
的值
(3) 若点P为第三象限内一动点,且∠APO=135°,试问AP和BP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1) 求证:BC平分∠ABO
(2) 求

(3) 若点P为第三象限内一动点,且∠APO=135°,试问AP和BP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BE+DF=E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试探究当∠EAF与∠BAD满足什么关系时有BE+DF=EF,并说明理由.
A.试求∠EAF度数.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 | B.使DG=B | C.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求出∠EAF度数,他求出的∠EAF度数应是 .请你根据他的思路完成论证过程. |

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
(2)△ABC的面积为 ;
(3)以AC为边作与△ABC全等的三角形,则可作出 个三角形与△ABC全等;
(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
(2)△ABC的面积为 ;
(3)以AC为边作与△ABC全等的三角形,则可作出 个三角形与△ABC全等;

如图,小明在完成数学作业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AB=CD,AD=BC,请说明∠B=∠D的道理,小明动手测量了一下,发现∠B确实与∠D相等,但他不能说明其中的道理,你能帮助他说明这个道理吗?试试看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的是( )
A.AB=DE,∠B=∠E,∠C=∠F | B.AC=DF,BC=EF,∠C=∠F | C.AB=FE,∠A=∠D,∠B=∠E | D.AB=DE,BC=EF,AC=DF |
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动点,且∠DAE=45°,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连接DF.

(1)试说明:△AED≌△AFD;
(2)当BE=3,CE=9时,求∠BCF的度数和DE的长;

(1)试说明:△AED≌△AFD;
(2)当BE=3,CE=9时,求∠BCF的度数和DE的长;
如图,△ABC中,AD平分∠BAC,DE⊥AB于点E且AE=8cm,F为AE的中点,G从A点向C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则点G经过_______秒时DG=DF.

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只需添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