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问:

(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 的原因.

(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 的原因.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
(3)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运动。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
(3)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运动。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由静止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1)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
(2)图乙是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小车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3)若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完全相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________f2(选填“>”、“=”或“<”)。

(1)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
(2)图乙是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小车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3)若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完全相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________f2(选填“>”、“=”或“<”)。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___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________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___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________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_______,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_______,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乐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_。
(2)对比三次实验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
(3)上述条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①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_。
(2)对比三次实验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
(3)上述条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如图所示,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小车自斜面顶端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测得如表所示结果: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向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少得越________。
(4)猜想: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时,它将________。
表面状况 | 摩擦力的大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
毛巾 | 较大 | 15 |
棉布 | 较小 | 25 |
木板 | 很小 | 50 |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向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少得越________。
(4)猜想: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时,它将________。
同学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同学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路程时间图线,则:

(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表中x处的值约为_____m.
(2)接下来,该同学将不同数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则观察图(b)中单个纸杯的速度一时间图线1可知,小纸杯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空气的阻力_____自身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单个纸杯和5只叠放纸杯比较,在它们各自到达匀速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f1:f5=_____.
t/s | s/m |
0.0 | 0.000 |
0.4 | 0.04 |
0.8 | 0.48 |
1.2 | 0.96 |
1.6 | 1.45 |
2.0 | x |

(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表中x处的值约为_____m.
(2)接下来,该同学将不同数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则观察图(b)中单个纸杯的速度一时间图线1可知,小纸杯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空气的阻力_____自身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单个纸杯和5只叠放纸杯比较,在它们各自到达匀速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f1:f5=_____.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