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运动和力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科同学看到《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到龙宫借宝一段有这样的描述:“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约丈二长短,碗口粗细”。以国际单位制,金箍棒质量为6750 kg,体积约
,问:
(1)在海底将上述棒抽出后,棒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多大? ________(
)
(2)在海水中将上述棒竖直匀速上提,孙悟空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________(不计水的阻力)
(3)传说中金箍棒可大可小(但质量不变)。而小科同学认为孙悟空可以不用力就能让棒上升到海面。请你说说要怎么做? ________

(1)在海底将上述棒抽出后,棒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多大? ________(

(2)在海水中将上述棒竖直匀速上提,孙悟空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________(不计水的阻力)
(3)传说中金箍棒可大可小(但质量不变)。而小科同学认为孙悟空可以不用力就能让棒上升到海面。请你说说要怎么做? ________
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如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 |
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 |
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 |
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
实验次数 | 物体种类 | 物重G/N | 斜面高h/c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斜面长s/cm | 机械效率η/% |
1 | 木块 | 4 | 15 | 1.1 | 90 | 60.6 |
2 | 小车 | 4 | 15 | | 90 | |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桌面不光滑。在A的两边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吊着B、C两个物体,已知GB=15 N,VB=1.0×10-3m3,GC=10 N。开始时把B物体浸没水中,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现拔出容器底部的小木塞,缓慢放水直至物体B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整个装置还是静止不动,在不计定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的情况下,有关物体A在放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A.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右 |
B.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开始水平向左后变为水平向右 |
C.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范围是0N≤f≤5N |
D.A物体始终受到5个力的作用 |
2015年6月6日,在湖北武汉矩形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中,中国选手李玲在女子撑杆跳决赛中以4.66m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请结合撑杆跳的过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助跑阶段,李玲受到地面对她的静摩擦力而前进,这个力的方向与她前进的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助跑的目的是为了在起跳前获得较大的________;
(2)撑杆起跳时,由于________,李玲继续前冲,从开始起跳到碳纤维轻质撑杆(不考虑其质量)达到最大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________

(1)在助跑阶段,李玲受到地面对她的静摩擦力而前进,这个力的方向与她前进的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助跑的目的是为了在起跳前获得较大的________;
(2)撑杆起跳时,由于________,李玲继续前冲,从开始起跳到碳纤维轻质撑杆(不考虑其质量)达到最大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________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
B.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
C.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
D.若增大F,则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当t=3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一重为500N的木箱,在2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若拉力增大到300N,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