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________杯。乙杯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2014年3月19日,我省多地遭特大冰雹袭击。冰雹形成过程如下,其中没有出现的物态变化是( )
水(地表)→水蒸气→水(空中)→冰(冰雹)
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你在家用高压锅煮过粥吗?关于高压锅煮粥,请做第(1)(2)题。

(1)熄火后,你要急于打开锅盖,必须对高压锅先冷却,下列四种冷却方法,最好的是(________
A.自然冷却
B.取下限压筏
C.冷水浇在锅盖上
D.高压锅下部浸在冷水里
(2)高压锅冷却后,你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________
A.熄火后锅内的温度迅速降到l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高于l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要达到提取抗菌素的目的,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用小火加热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春天,空气异常潮湿时,家中墙壁、地板常出现“出汗”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气体打火机使用的燃料,稍加压即可液化.减压 (打开阀门)容易汽化,通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燃料是( )
 
A
B
C
D
化学名称
酒精
水银
丁烷

沸点(℃)
78
357
-0.5
100
熔点(℃)
-117
-39
-138.4
0
 
A.AB.BC.CD.D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__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热量。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在南极考察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D.把“铅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不会熔化,说明“铅丝”的主要成分不是铅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中间图中的 (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说明当时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或“=” )
(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提出改进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
(5)在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了交流,在图中,大的甲容器内盛有水,小的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某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酒精
煤油
沸点
100℃
78℃
150℃
 
A.水B.酒精C.煤油D.酒精或水都有可能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每年5月底6月初,杨梅快熟的时候,我市就会进入“梅雨季节”,许多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镜子,瓷砖和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
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