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O2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操作过程:应先关闭b,再打开a,乙中排出 气体。若获得另一种气体,则丙中盛放的溶液可能为稀盐酸,操作为 ,乙中盛放的液体是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试回答:
(1)如果将甲装置和乙装置位置的顺序调换,对实验有无影响?
(2)实验过程中丁装置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    
(3)当丙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同时测得戊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7.6g,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若实验设计中没有乙装置,得出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偏大”或“偏小”)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硫酸铵是常用的一种氮肥,现有一种硫酸铵化肥,为测定其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在A、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4)2SO4+2NaOH2NH3↑+2H2O+ Na2SO4 2NH3+H2SO4====(NH4)2SO4(注:反应生成的NH3能被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吸收)

(1)实验过程中,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方案评价:根据右图实验设计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称取27g硫酸铵化肥样品,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实验后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6.8g。请通过计算确定该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镁条放入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覆盖红色物质,但很快镁条表面又冒出很多气泡,他们觉得很奇怪。
(提出问题)这些气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
(猜想)小宇:是氧气;小丽:是氯化氢;小琪:是氨气(NH3);小梁:是氢气。小黄马上否定了小琪的猜想,他否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他们开始着手收集所产生的气体。
实验一:小宇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该气体,木条不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
实验二:为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氯化氢,小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不变红,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氯化氢;
实验三:为确定气体是否是H2,小梁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每个装置的反应均完全)。

(实验结论)
(1)若该气体是H2,则在乙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丙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不同的,请指出它们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该气体产生的本质原因,小梁用精密pH试纸测试实验所用的CuCl2溶液,pH约为5.5,最后确定CuCl2溶液呈酸性。查阅资料发现:CuCl2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酸碱性与实验结果相符。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让混合气体依次通过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浓H2SO4、灼热的CuO和无水CuSO4时,发现AgNO3和HNO3的混合液变浑浊了,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也变蓝了。则混合气体中一定有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近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II.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判断猜想2正确,最关键的观察对象是____________(选填“A”、“B”、“C”、“D”)。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在装置C与D间加一个____________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下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操作:
①称取3.2 g氧化铁与2 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写出A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 g。
⑤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 g,氧元素质量为0.96 g。
⑥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根据气体的性质,判断下列那些气体可以用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

①SO2②O2③CO2④H2
A.②④B.②C.④D.①②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请回答下列问题:(注:CO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

(1)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装置中的试剂是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3)本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