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药品进行实验 |
B.用细口瓶盛放固体药品,用广口瓶盛放液体药品 |
C.用嘴吹灭酒精灯 |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
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 B.大于6毫升 | C.等于6毫升 | D.无法确定范围 |
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
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 | 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 |
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 | D.试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 |
下列在实验室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手掌不能盖住标签 |
D.为了安全,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口不能对准人 |
下列仪器中,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石棉网,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①③⑥ | B.①②⑤ | C.①④⑤⑥ | D.②③⑤⑥ |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运用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水分蒸发,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
B.油锅起火,最简单灭火方法是向锅内倒水 |
C.用滴管吸取试剂前,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
D.为防止近视,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
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