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0 枚 l 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铜线密绕在铅笔上测铜线的直径时,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线重绕,并放在直尺的不同部位读数,可是三次的测量结果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由于绕线的松紧不同 B.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由于铜线的粗细不同 D.以上原因都可能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B.0.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25圈的总长度是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mm;若由于疏忽,在数铜丝匝数时少了一匝,则测量的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在绕线时铜丝之间有间隙,则测得结果将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B.C. 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利用一纸条、一大头针、一刻度尺想办法测出圆柱体的周长。具体步骤如下(补全步骤):
⑴将纸条紧包在圆柱体的侧面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小孔。
⑵ ________,并记录数据为21.32厘米.
⑶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记录数据分别为21.35厘米. 21.36厘米. 24.33厘米.则实验的最终记录结果应该为________厘米。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