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制定探究方案
-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是一个初一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是一个喜欢动脑爱钻研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I.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设计中的缺陷是 ,改进后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3)请仿照下图的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I.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 实验前质量/g | 实验后质量/g | 生长情况 |
甲 | 41 | 51 |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
乙 | 41 | 70 |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
丙 | 41 | 99 |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设计中的缺陷是 ,改进后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3)请仿照下图的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刚家里买了一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 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
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
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问:①请你写出李刚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李刚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而其他的量保持相同,请你写出他保持相同的两个量:如_________、________。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

问:①请你写出李刚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李刚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而其他的量保持相同,请你写出他保持相同的两个量:如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家昨晚买了一条鲫鱼养在院子的脸盆里。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鱼不见了。为知道鱼失踪的原因,小明问妈妈鱼是不是被杀掉了,妈妈说没有;小明查看脸盆周围的地面,也没发现鱼跳出来痕迹;小明爸爸想起来,昨夜听到家里狗和猫的叫声,小明过去查看,发现狗被锁着,而脸盆周围的桌面上有猫爪印,并且在不远的邻居家的墙脚下找到了被吃剩的鱼尾巴,小明恍然大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写出小明探究的问题 (2)写出小明对鱼失踪原因的另外3种猜测
如:①鱼被妈杀掉了;② ③ ; ④
(3)写出小明获取对应的事实和证据:
如:①小明妈说没杀鱼;
② ; ③ ; ④ 。
(4)写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
(1)写出小明探究的问题 (2)写出小明对鱼失踪原因的另外3种猜测
如:①鱼被妈杀掉了;② ③ ; ④
(3)写出小明获取对应的事实和证据:
如:①小明妈说没杀鱼;
② ; ③ ; ④ 。
(4)写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
小海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1)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次数少,该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它的扇叶规格是怎样的?请将你设计的扇叶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_____)

(1)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次数少,该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它的扇叶规格是怎样的?请将你设计的扇叶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_____)
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时,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上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__→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________→合作与交流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球的型号 | 下落高度/cm | 地面材料 | 反弹高度/cm |
1 | #6 | 120 | 木质 | 80 |
2 | #7 | 120 | 木质 | 80 |
3 | #7 | 120 | 水泥 | 90 |
4 | #7 | 150 | 水泥 | 110 |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上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__→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________→合作与交流
在学《观察和实验》这节课时,老师带我们去校园的一个角落里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方3厘米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我会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具有()
A.触觉 | B.视觉 | C.味觉 | D.嗅觉 |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
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此实验要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蚂蚁有 觉(填“嗅”“触”或“听”)。
(4)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
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5)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
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此实验要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蚂蚁有 觉(填“嗅”“触”或“听”)。
(4)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
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5)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晨晨同学在户外游戏过程中,发现穿深色衣服时太阳晒在身上特别热,心想不同颜色的衣服的吸热本领是不是不一样?晨晨猜想:颜色越深,物体吸热本领就越强。
(1)为了验证此猜想,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选用两个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瓶子,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②在瓶子中加入温度和体积均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水,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
③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晨晨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述猜想得到证实,请以此为依据来分析说明,为什么企鹅背部黑色的羽毛是有利于在南极生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验证此猜想,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选用两个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瓶子,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②在瓶子中加入温度和体积均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水,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
③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晨晨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min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白纸瓶水温/℃ | 23 | 24 | 25 | 25 | 26 | 27 | 27 | 28 | 29 | 29 | 30 |
黑纸瓶水温/℃ | 23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通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述猜想得到证实,请以此为依据来分析说明,为什么企鹅背部黑色的羽毛是有利于在南极生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晨晨同学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长繁殖的影响,设计了探究实验,坚持每天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请认真阅读小明记录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晨晨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该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3)实验2中的桔皮没有长霉菌的原因是: 。
(4)根据晨晨的实验结果,请指出既能延长桔子的保存时间,又能保持其新鲜度的最
佳方法是: 。
实验编号 | 实验材料 | 培养 条件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1 | 将1个桔子皮平分成2份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 | 室温 (25℃) | 没有 霉菌 | 少许 霉菌 | 很多 霉菌 | 非常 多霉菌 | 长满 了霉菌 |
2 | 冰箱 (2℃) | 没有 霉菌 | 没有 霉菌 | 没有 霉菌 | 没有 霉菌 | 没有 霉菌 |
(1)晨晨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该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3)实验2中的桔皮没有长霉菌的原因是: 。
(4)根据晨晨的实验结果,请指出既能延长桔子的保存时间,又能保持其新鲜度的最
佳方法是: 。